|
|
訂閱社區雜志 |
【合同】合同能源管理成“十二五”節能主角 |
(時間:2013-5-7 9:06:28) |
在傳統節能投資方式下,節能項目的風險和盈利都由實施節能投資的企業承擔,這是許多企業在節能面前躊躇不前的原因。 大多數情況是,實施節能的企業客戶由于自身種種原因的限制,自行的節能投資并不一定能夠收到預期節能效果,存在節能投資浪費,甚至項目失敗。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節能最為迫切的任務,就是引導和促進節能機制面向市場過渡。 有沒有一種方式讓企業以較低風險收獲節能技術改造帶來的效益,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一些企業開始嘗試的一種節能新方式。 把節能工作“托管”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節能改造的相關服務,并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 就像醫院一樣,節能服務公司要有專家,為用能企業進行能耗診斷,計算出能節省多少能源;要有資金、設備和技術,可以為企業進行節能改造,安裝調試;還需要系統性的服務和培訓,建立一個長效的節能機制。 也就是說,節能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節能潛力分析、節能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選購、施工、節能量檢測、人員培訓等項目的全過程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并不需要客戶公司專門承擔節能實施的資金、技術及風險,同時可以更快地降低能源成本,獲得實施節能后帶來的收益和節能服務公司提供的設備。 如果把能耗大戶比成病人,節能服務公司就如同醫生。不用病人投入一分錢,醫生卻能對癥下藥,開出藥方,然后再從節約能耗的收益中獲得分成收入。 節能硬指標拒絕“軟執行”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必須控制在42億噸標準煤以內,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內我國節能降耗的任務將十分艱巨,同時意味著未來我國節能市場潛力非常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面臨著一片新藍海。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被引進國內以后大大促進了國內節能企業的發展,很多節能服務企業由單純的制造節能設備,轉變為節能投資,這在促進節能減排發展的同時也加快了節能服務企業本身的快速成長,更有很多企業將企業的重點發展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國后逐漸地適應了中國的能源環境,在運營上一步步地走向完善和合理。 國家《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大力支持節能服務公司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設備租賃、節能項目融資擔保等方式,為企業節能提供一條龍服務。 國家《“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合同能源管理將成為國內企業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節能減排的硬指標拒絕“軟執行”。隨著國家對節能產業支持力度的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逐漸成為我國節能服務市場的新引擎,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節能服務的公司數量和產業規模將呈現快速的增長。預計2015年,節能服務產業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產值有望達到1500億元。 合同能源管理所涉及的節能生產線不僅具有對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而且還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產業市場日后容量的膨脹,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產業空間,其前景值得期待。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