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煤炭工業協會:行業經濟運行保穩成關鍵 |
(時間:2020-2-24 10:30:02) |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期,做好能源供應保障工作意義重大。各煤炭企業要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要求,統籌做好疫情應對和煤炭保供、穩價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能源支撐。”在2月21日煤炭經濟運行分析視頻會議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向各地煤炭企業發出號召。山西、內蒙古、陜西,鄂爾多斯、榆林等主要產煤省(區)市行業管理部門,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同煤集團、伊泰集團、陜煤化集團、山西焦煤集團、陽煤集團等30余家大型煤炭 企業集團負責同志參加了視頻會議。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石瑛首先通報了近期全國煤炭經濟運行情況。他指出,當前上游省份復產較下游省份速度略快,煤炭市場整體供需正逐步趨向寬松,階段性的資源短缺和價格上漲情況持續得到緩解。 而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近期各地煤礦的復工復產速度明顯提升。2月17日,全國在產煤礦1274處;產能29.15億噸/年;煤礦產能復產率70.2%,日產量突破700萬噸。2月17日,全國統調電廠電煤可用26天,處于合理水平。湖北電煤可用47天,為近年來高位。 從各地看,截至2月17日,內蒙古生產煤礦累計達到了153處、產能7.36億噸,是2019年底生產煤礦產能的70.8%。截至2月17日,云南省有13個煤礦恢復生產,產能2148萬噸/年,電廠存煤65.8萬噸,平均可用由11天提升到13天;力爭2月底,煤礦復產率達到60%以上,電廠存煤達到平均可用15天以上。截至2月20日,河南省復產煤礦79處,年生產能力達到10808萬噸,骨干煤炭企業直管礦井復產率達到90%以上;日產量達到27萬噸,庫存量維持在110萬噸左右。 從企業看,國家能源集團復工復產成績突出。國家能源集團70處煤礦已經全部開工生產。數據顯示,國家能源集團1月份商品煤資源量完成5492萬噸,商品煤銷售完成5584萬噸,其中,供應湖北地區煤炭101萬噸,約占當地外調煤炭總量的24%。企業計劃2月供應煤炭4948萬噸,為湖北供應煤炭106萬噸。 在會議最后的總結發言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張宏強調,應通過“五穩一保”措施解決當前煤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五穩是:穩定生產。要積極推動已復產煤礦穩定供應,在要防控疫情和保障生產安全的情況下根據市場需求穩定生產。穩定供應。在疫情期間,煤炭企業從講政治、講大局的角度,做好重點用戶保供應工作。穩定價格。煤炭行業還將繼續鞏固煤炭供給側改革成果,堅持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礎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把煤炭市場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防止出現價格大起大落,積極應用CCTD煤炭價格指數、環渤海價格指數、電煤采購價格指數等指導定價,推動人為定價向指數定價過渡,實現市場定價的科學性。穩定市場。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組織生產銷售。積極參與煤炭大數據中心建設,加強對煤炭上下游運行數據分析,科學合理指導生產銷售。穩定運行。既要關注當前煤礦平穩運行、市場平穩運行、經濟平穩運行,更要關注長遠,同時,要積極關注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發展,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最后要保安全生產。煤礦安全生產一直是重中之重,特別是當前為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煤礦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要把煤礦安全生產作為當前復工復產工作的重要工作。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