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產中央空調成“香餑餑” |
(時間:2014-8-8 10:05:27) |
在美的、格力攻克了中央空調核心技術之后,特別是某些專利技術還被美國UL等國際權威認證機構認證領先國際水平之后,中央空調的發展或也將邁上為國外巨頭的OEM(貼牌)之路—因為同樣功能、規模、質量相當的大型離心機產品(即中央空調)中外品牌的價格相差數倍甚至十幾倍。 中央空調作為空調行業新的增長點,美的、格力、海爾海信正在加速發力,而該領域長期被稱為“四大家族”的美國企業(開利、約克、特靈、麥克維爾)獨霸的局面也在漸漸被打破—它們的全球市占率(包括中國市場)由原先的90%以上下跌到現在的70%~80%。 筆者了解到,針對中央空調市場最初是以大金、日立為首的日系品牌依靠“氟”冷技術在亞洲首先獲得了市場認可,勉強敲開了四美獨大的陣角,之后隨著中國工業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以美的、格力為主的家用空調廠商開始向中央空調市場邁進,并在除了能夠形成與日系擅長的氟冷技術抗衡外,直接沖擊傳統四大家族大型離心機中央空調市場,搶下了一些份額。這從美的公布的其中央空調領域2013年增40%的數據(全球該行業增速為15%)就可窺一斑了。 在美的、格力攻克了中央空調核心技術之后,特別是某些專利技術還被美國UL等國際權威認證機構認證領先國際水平之后,筆者認為,與家電行業其他眾多產品一樣,中央空調的發展或也將邁上為國外巨頭的OEM(貼牌)之路—因為同樣功能、規模、質量相當的大型離心機產品(即中央空調)中外品牌的價格相差數倍甚至十幾倍。 眾所周知,歐美企業和日本企業通常以利潤為驅動,以實現股東的利益最大化為導向,當中國的中央空調在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上達到了相當水準,委托它們進行貼牌,僅僅靠品牌溢價能力就可獲得比自己生產更多的利益,試問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此外,中央空調作為大型工業產品,其運輸成本高企,且售后服務也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化的工程,外資巨頭委托國產品牌貼牌實現當地本土化生產也可省下大額的物流成本和售后成本。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中央空調市場規模為600億左右,年增長10%左右,筆者相信,外資巨頭絕不會對這么大一塊肥肉視而為見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