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格力電器舉行科技創新大會暨2018屆科技獎勵大會,董明珠出席現場講話,對格力科研人員做出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強調人才是格力最大的財富,發出獎金5000萬,單項獎金高達120萬,多次引發掌聲雷動。

格力此舉可謂誠意十足。在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已成為共識的時代,企業都在標榜自己尊重人才、愛惜人才,但真正用真金白銀去激勵人才的屈指可數,格力電器是一個。 對此董明珠的解釋也十分有誠意:“有人說,提到德國大家想到的是寶馬,提到美國大家想到硅谷,提到中國我要自豪地說‘中國有格力’,因為格力有你們!” 這符合董小姐的性格,也符合格力一貫宣揚的鼓勵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消息發出當晚,“董明珠5000萬獎勵研發人員”的新聞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獲得2600萬的關注量,評論則一邊倒地贊揚格力重視人才,肯定格力的實干創新精神。可以說,格力的這5000萬打造出了一個企業創新激勵的標桿。 知識經濟的發展,體現于國與國之間的科技力量競爭,中國作為后發國家,更要在追趕中加速科技創新步伐。也因此,政府常設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弘揚全社會尊重科研人才的風尚。筆者認為,格力5000萬大手筆打造企業層面的科技進步獎的標桿,是對中國創新為本戰略推行的呼應,也具有寶貴的市場探索價值。作為市場主體,格力的每一項科技發明,都會放置于市場第一線去轉化,并檢驗其成果,從而實現實驗室、生產車間與市場終端、消費者需求的無縫對接,有助于中國科技興國在市場微觀層面的具化執行。 同時,這也是推動人才戰略升級,用重獎來兌現對格力做出重大科技創新的人才對等回報承諾,并對所有心懷創新之心的格力人釋放明確的激勵信號:格力是一個讓所有人才都可盡情作為,也必有長遠收獲的平臺。格力通過為科技人才提供開放寬松的創業創新環境,構建了長遠發展所需的人才梯隊,同時獲得了一大批技術成果,服務于企業在智能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突進。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格力2018年實現了營收突破2000億與5萬項專利的雙豐收,尤其是后者,將成為格力在全球競爭中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科技的不敗之基。 這更是對其他中國企業的啟迪。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中國企業憑借土地、勞動力等低成本要素,在全球產業分配中獲得了大量資源,最終形成讓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制造”,也奠定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奇跡。而當全球經濟發展出現結構性變化,中國經濟也走向轉型升級拐點,企業就要從傳統增長方式加快轉向,與世界經濟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定制化趨勢同步。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做到人才第一,創新至上,通過最大程度地人盡其才,并融入到研發、制造、營銷等環節的改造中,引領新科技、新產品潮流,保持長久競爭力。 尊重人才就要正視人才的價值,格力電器實實在在地把這個道理詮釋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