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房間空調器專業技術分會在佛山召開,來自國際機構、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的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分享了房間空調器針對國內新能源政策的對策、空調舒適性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目前取得的新技術成果。 會上,技術路線圖空調器專家、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家電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鹿紅偉首先對2019年房間空調器產業技術路線圖進行詳細解讀。與2015年相比,新版路線圖提出的內容更豐富、更全面,以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為三個時間節點,不僅提出了未來五年我國房間空調器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具體指標,而且對未來十年要達到的技術指標、目標提出了建議。 未來5-10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由高速進入企穩區,創新驅動步伐加快,“中國制造” 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房間空調器產業的發展將是機遇與挑戰共存。一方面,產業將面臨越來越嚴格的能源效率、化學品減排、資源可持續以及有害物質控制等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市場消費升級更新、消費日益個性化、農村市場快速普及等市場需求的變化,也給產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新版技術路線圖中包含提高能效效率、環境友好制冷劑的使用、加強有害物質控制、資源回收與再利用、先進制造與智能化等社會環境分析和制熱能力提升提升、城鎮化新需求、室內空氣品質、外觀、用戶體驗、智能化、高可靠性、節能、室外機小型化和市場細化等市場需求分析。此外,技術路線圖還詳細分析了房間空調器的研發路線,包含壓縮機技術、制冷制熱能力提升技術、能效提升技術、產品舒適性提升技術、降低噪音和提升聲品質、新興制冷劑替代技術。 今年3月國內發布《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征求意見稿,更新統一定頻、變頻空調的標準和能效標準提升。其中,單冷型空調以SEER為能效評價指標、冷暖兩用型熱泵式空調以APF為評價指標,能效等級由3級擴大至5級;各級能效等級對應的能效值進步提高,新1級能效標準對比變頻現1級平均提升11%。新標準將于今年12月正式發布,2020年7月新標準將正式實施,舊日能效產品禁止生產,2021年7月舊能效產品禁止銷售。 目前距新標準實施的時間不足一年,企業必須找到應對新能效標準變化的答案。對此,GMCC&Welling先行研發高級工程師高強給出了針對國內新能源政策變化的對策。他表示,截止目前,我國空調能效等級標準已出臺六部,其中4部針對定頻空調、2部針對變頻空調計算方式和品類劃分都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受到中國能效政策影響,中國制造的變頻空調比例從2019冷年的42%預計上升到2021冷年的69%,其中內銷預計2021冷年家用空調變頻比例將達到95%。 對此,高強介紹,GMCC&Welling新一代家用空調新能效專用變頻壓縮機,其能效提高8%。其中該壓縮機獨創搖塊滑片技術,實現超低摩擦和應力,能效提升2%;高功密圓形大轉子設計,電機效率提升1.5%;諧波注入主動降噪電機技術則削弱噪音對應立波35%,遞減電機6倍頻噪音4-5dB;多個容腔最優匹配設計,關鍵頻段最大遞減壓力脈動50%。
 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制冷系統研發部總經理李本衛
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制冷系統研發部總經理李本衛則給出了對空調舒適性技術發展趨勢的看法,他認為整個變頻空調占比達到60%以上,空調已經處于變頻時代,從2019年開始空調行業進入到舒適性時代,未來的發展肯定是健康空調,其點將是緩解疲勞、預防疾病、改善睡眠、人體生理健康等。 目前舒適性技術標準GB/T33658涉及溫度波動性、溫度均勻性、PMV、吹風感指數、垂直溫差五個熱環境參數緯度,與溫度控制、濕度控制和氣流控制直接相關。李本衛詳細介紹了溫度控制技術、濕度控制技術、風感控制技術、潔凈度控制技術、新鮮度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等當前空調的舒適性技術。他認為區域化舒適控制技術、場景化舒適控制技術、健康技術是空調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宋清亮
此外,美的集團中央研究院、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TCL空調(中山)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分別做了《基于家用空調塑封直流電機軸電壓的仿真研究》、《應用于多聯機系統的智能獨立人感主控邏輯及檢測算法的研究》、《基于微孔層流送風技術在壁掛式空調上的應用》、《基于模態和響應分析優化空調管路設計》、《應用于家用空調的基于GaN的無橋圖騰柱PFC方案》、《基于NB-IoT的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開發》的演講分享,從多個角度講解空調行業所應用的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