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綠色出行的代表,但大家往往忽視了廢舊電池造成的污染。 01 綠色出行別忽視廢舊電池危機 環境污染與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電動車作為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的最佳選擇,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截至目前,我國的兩輪電動車社會保有量超過2.5億輛,對于節能減排貢獻極大。
 電動車對于綠色出行貢獻巨大
按年均行駛2600公里(日均10公里,每周5天,每年52周計算)的估計模型,2.5億輛電動車年總行駛里程可達6500億公里。試想一下,如果我國的兩輪電動車有80%替代了燃油摩托車里程(百公里節油2.5升),20%替代轎車里程(百公里節油9升),那么,6500億公里節油約750億升。

電動車對于節能減排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電動車普及帶來的廢舊電池污染卻不容忽視。目前我國電動車保有量超過2.5億,其中九成以上都使用的是鉛酸電池,而目前電動車用鉛酸電池的普遍壽命在18個月左右,由此每年產生的廢舊鉛酸電池數量不可小覷。 早在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里,廢棄鉛酸蓄電池被認定為危險廢物。從鉛酸電池的內部材料來看,其內部含有重金屬和強酸廢液,當被廢棄時產生的污染極其嚴重,如果混入生活垃圾掩埋至土壤,則會造成有毒重金屬鉛污染。
 價格相對低廉的鉛酸電池被廣泛使用
鉛酸電池目前依舊是電動車領域最主要的儲能方式,但是目前我國的鉛酸電池回收再利用比例不足50%,這與西方發達國家98%的回收比例相去甚遠。
 非正規渠道回收鉛酸電池
而未經正規渠道回收的鉛酸電池多半流入了電池回收作坊,這種作坊式的回收方式生產能力低下,技術落后,伴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與危險性,這也與電動車低碳環保的理念背道而馳。 02 針對污染源頭 雅迪作出技術升級 鉛酸電池循環次數是其一大短板,如果能夠通過技術升級將電池循環次數獲得大幅提升,從而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降低更新頻率,無疑會大大減少電池對環境的污染。 對此,雅迪經歷三年多的技術攻關,通過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制備技術、漿料真空霧化技術、深循環動力合金技術等專利技術的運用,讓傳統鉛酸電池的循環次數取得了較大突破——循環充放壽命可達到1000多次。雅迪石墨烯電池如果按每天完全充放1次電計算,也能用3年多,這幾乎是傳統鉛酸電池的3-5倍。
 雅迪石墨烯電池
根據雅迪與盒馬鮮生的聯合測試結果顯示,40組雅迪石墨烯電池經歷了370天的高強度使用,每組電池的累計循環次數超過600次,電池性能并未發生明顯衰減,并且在冬季的低溫環境中,雅迪石墨烯電池相比傳統鉛酸電池,低溫續航里程多出約10%。
 雅迪聯合盒馬鮮生進行了為期370天的長測
此外,雅迪針對石墨烯電池也給出了“24個月內電池出現質量問題,經檢查確認后無理由換新”的承諾,這也突顯了雅迪對于石墨烯電池產品壽命的強大信心。 電池循環次數的增加將極大降低電池的更換頻次,這不僅緩解了目前廢舊鉛酸電池回收的壓力,同時也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環境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這對于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說,也將起到極大的提振作用。 03 重構資源回收利用 雅迪建立鉛酸電池回收聯盟 我國雖然是電動車使用大國,但廢舊鉛酸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比例不足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半,由此產生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也嚴重制約了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為此,雅迪與南都、超威、天能等一道,建立了行業內首個鉛酸電池回收聯盟,讓廢舊電池回收渠道更加正規高效。此舉將有效提升鉛酸電池行業的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材料成本的降低也將幫助電池行業獲取新的增長點。
雅迪牽手電池行業共同打造鉛酸電池回收聯盟
在今年的717騎行節上,雅迪集團新能源事業部蔡銅祥博士曾談到,目前國內大量廢棄的鉛酸電池沒有得到有效回收處理,雅迪作為國內電動兩輪車行業中的明星企業,有義務牽頭去推進鉛酸電池的回收體系建設。 作為綠色出行堅定的倡議者和支持者,雅迪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為環保事業貢獻更多力量。在此之外,雅迪石墨烯電池大幅提升循環壽命也從另一方面幫助鉛酸電池回收行業減壓,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幫助電動兩輪車行業實現綠色發展。 04 寫在最后 踐行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雅迪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在傳統鉛酸電池的基礎上實現突破,大幅提升了鉛酸電池使用壽命,從源頭解決電池污染問題,同時建立鉛酸電池回收聯盟健全回收體系,兩項措施相得益彰,引領消費者綠色出行,推動電動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必將受到全社會的支持與贊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