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家能源局李創軍:2020年風電發展的四點建議 |
(時間:2019-10-24 8:36:32) |
10月21-24日,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為2020年風電發展提了四點建議。 (一)堅持穩定有序發展。風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字,其中規劃目標的引導作用非常明顯。目前出現了一些搶工期、搶設備供應等現象,設備價格也出現一定的上浮。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客觀理性地推進項目建設進程,高質量完成每一個項目開發,不給未來留下任何風險隱患。國家也將對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確保行業的平穩有序,避免大起大落。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落實后補貼時代風電發展的支持政策。2021年后,陸上風電要全面實現平價目標。去補貼后,需要更好的落實支持風電發展的有關政策。作為政府部門,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也呼吁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和電網企業積極配合。一是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優化政府的服務。包括對分散式風電提供政府一站式服務,對分布式電源制定更健全的競價機制等等。二是改善公共服務。提高電網企業在接入和送出消納方面的服務質量。三是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通過非水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機制引導地方更好支持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四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加強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管,降低各類非技術成本,為降低成本、推動實現全面平價目標、提高整體競爭力創造條件。 (三)堅持技術創新。技術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是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風電產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上取得更高突破,另一方面是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拓寬風電的新業態、新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在堅持技術攻關的同時推動各環節的智能化與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發電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度電成本,共同提高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力。 (四)堅持國際合作。風能行業是一個全球各國齊頭并進的新興行業。面對國際能源格局深度調整,唯有堅持國際合作,擴大在科技、產業等多方面的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風電行業技術實力和應用規模。我們需要學習借鑒各國寶貴的發展經驗,也歡迎全球先進技術和企業加入到中國風電發展中來。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能源革命國際合作理念,利用“一帶一路”等國際交流倡議與平臺,擴大走出去、請進來的高質量國際合作格局。 仔細品讀該四條建議,可以將其簡化為“穩、去補貼、創新、海外”四個關鍵詞匯。其實此四條建議不難發現同樣適合光伏領域。光伏產業在可行性較強、契合度較高的政策支持下,堅持穩定發展,努力創新,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必將使中國光伏這張名片更為耀眼。 同時,李創軍在今年曾經提到,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能源革命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將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到65%。可再生能源地位可見一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