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最大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 |
(時間:2019-11-14 9:23:05) |
11月1日,廣東省裝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陽江南鵬島珍珠灣海風場首臺風機并網發電。該風電項目規劃裝機總容量達40萬千瓦,計劃在2020年實現風機全部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年上網電量約14.56億千瓦時,超過陽江市2018年最高的月用電量。 電網配套工程 保障風電入萬家 為確保項目及時并網發電,今年3月28日,南方電網廣東陽江供電局開工建設220千伏南鵬島海上風電接入電網系統一期送出配套工程,于9月20日正式投產,有力推動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將為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電網配套工程線路全長29.35千米,共86基塔,途經四個鎮。”陽江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主任林良健介紹說,“陽江供電局排除萬難,解決了物資、施工、設計等棘手難題。” 電網配套工程多處跨越高鐵、高速公路和其他電力線路,協調施工難度較大。“7月下旬,施工路段要經過深茂鐵路,為了不影響高鐵正常運營,我們做細施工方案,采取錯峰施工,從晚上11點半一直干到次日凌晨4點半,按時高質量完成了任務。”林良健表示。 2030年后發電量 將達900 億千瓦時 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發展,目前省內在運海上風電裝機18萬千瓦,今年在建項目約150萬千瓦。“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 年)(修編)》,預計到2030年底,廣東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屆時或將成為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廣東電網戰略規劃部主網規劃科相關負責人表示,“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年發電量約900億千瓦時,超過東莞市2018年全社會用電總量,以普通家庭每年用電量約3000度來計算,可供3000萬家庭使用一年。” 在廣東省海上風電規劃場址分布圖上,有23個海上風電場址,其中位于近海淺水區的場址共15個,位于近海深水區的場址共8個。廣東電網規劃中心許亮介紹,粵西海域海上風電開發條件好,已成為近期廣東發展海上風電“主戰場”;而粵東地區海上風電資源更為豐富,未來全省約80%的裝機將集中在粵東海域。 “為適應廣東海上風電發展新形勢,我們出臺了《海上風電并網服務手冊》,有效實施海上風電并網技術幫扶,提供全方位支撐、多措并舉的并網服務。”廣東電網調控中心并網與新能源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伴隨著海上風能資源規模化開發,風機零部件制造、風電整機制造和風電場運營等海上風電產業鏈將被激活,“一核一帶一區”尤其是沿海經濟帶將迎來風電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消納海上風電需額外配置 百萬千瓦儲能 “在發展海上風電的實際過程中,我們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許亮表示,“海上風電夜大晝小、冬大夏小的特征與廣東用電負荷特性匹配性不高,這給海上風電的并網消納帶來了很大困難。” 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海上風電的配套儲能建設是提升海上風電消納率和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有效措施。全社會消納新能源的成本包括電源開發和系統消納成本,以全社會成本最優進行測算,廣東海上風電電量的合理消納率約為95%左右,預計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開發需額外配置約700萬千瓦儲能。 此外,廣東電網規劃到2030年海上風電接入電網輸電線路規模將超過1000公里,以推動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和消納,進一步推動廣東省能源結構優化,為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