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0年河北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將達20GW |
(時間:2020-2-24 10:59:43) |
近日,在張家口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張家口發布了《關于張家口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報告》提出: 2019年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501萬千瓦(其中風電997萬千瓦,光伏496萬千瓦,光熱發電1.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6.5萬千瓦)、并網1340萬千瓦(其中風電921.5萬千瓦,光伏416萬千瓦,生物質發電2.5萬千瓦)。“四方協作”機制全年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5.99億千瓦時,累計減少居民和企業電費支出近2億元。年內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到27%。 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線路最長的±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基本完工;張北—雄安新區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順利推進,2020年建成后可新增9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電力外送能力。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建成投運,獲得中國工業大獎。中環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項目投產達效。創建“氫能示范城市”步伐加快,啟動建設氫能產業創新中心,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海珀爾制氫項目進入運營調試階段,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二期、北汽福田氫燃料大巴項目加快推進,億華通加氫站投入運營,累計運營氫燃料電池公交車174輛,氫能產業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鏈條發展。 2020年主要發展目標是圍繞示范區建設,不斷壯大可再生能源產業。深入推進能源革命,重點在示范、創新和集聚上下功夫。年內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2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比例達到30%。 示范方面。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分布式風電、光伏電站建設,點面結合大力發展“微電網”,降低用電成本。推動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和張北至雄安新區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竣工運行。加快低碳奧運專區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比例多元應用模式。全面落實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引進氫能制備、儲運、加注關鍵裝備、氫燃料電池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等領先企業,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新天綠色能源大規模風 光儲互補制氫、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大巴車投產,中油金鴻、國能投等加氫制氫項目加快建設。 創新方面。推行“可再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渠道,促進大數據、制氫等產業聚集。積極推進現有風電場技改工程,在原建設區增加裝機容量。抓好中科院重大技術創新示范項目,盡快形成科技成果。實施百兆瓦壓縮空氣儲能、太陽能跨季節供熱示范、尚義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辦好“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 集聚方面。通過“四方協作”機制拓展延伸、配電網建設模式創新、價格機制創新、財政人才政策創新,強弱項、補短板。加快大容量儲能基地建設、多元化應用領域拓展,加快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業城、綜合商務區、高端裝備制造集聚區、農業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示范區建設,使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