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張玉清:2040年天然氣或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 |
(時間:2020-6-23 8:33:22) |
據媒體報道,經中國證監會批準,6月22日,低硫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同日,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聯合舉辦的2020年上衍能源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在變局中開放與發展”,將聚焦疫情以來油氣市場動態、燃料油產業展望、能源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等議題。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張玉清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新形勢下我國天然氣產業 公平開放與市場化發展的思考”。 張玉清表示,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簡單而言有兩種趨勢。一個是由高碳向低碳逐漸的演變。大家知道能源的轉變的過程經歷了從薪柴到煤炭到油氣,未來的發展可能就是煤、油、氣、非化石四分天下。與此同時,能源使用效率也是逐漸在提高,從過去的分布式,現在到集中式加分布式的發展,而且智能化、電氣化程度在逐漸的增加,這是第一個發展的大的趨勢。 第二個趨勢,可能就是對油氣的需求還是不斷增長。到2040年,全球能源的需求將增長大于20%,屆時石油仍然是第一大能源的,天然氣有可能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 談到中國天然氣市場變化與展望。張玉清說,總體來講,我們國家天然氣市場是處于一個發展的一個初期,有專家把世界天然氣發展總結為三個階段,啟動期、發展期、成熟期。那么發展期也是有4個特點,資源增加、區域擴大、全國性的管網初具雛形、需求拉動消費。那么我們國家應該目前還處于中間階段,是一個發展期,我們國家天然氣發展也是隨著西氣東輸管道投產,也就是2004年,標志天然氣進入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那么根據運行快報,2019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是30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4%,然而我們的人均消費量大概只有220立方米,與全球平均水平每人500立方米,應該說我們從這兩個數據對比來看,我們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處在一個發展期。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