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 上海 全球領先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商賽得利首個可再生能源試點項目——1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日前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賽得利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學管理企業碳排放,支持國家“雙碳”目標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該項目位于江蘇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內賽得利(江蘇)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江蘇”)廠區, 總投資500萬元,利用廠區倉庫屋頂的閑置空間,采用傾角固定支架方式,由光伏陣列、并網逆變器、監控系統等設備組成。每年可提供可再生電力約131.92萬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415.56噸,減排二氧化碳989.4噸,減排二氧化硫0.62噸。所發電量夠宿遷當地1000戶城鎮居民使用一年。 全國碳市場近期上線啟動交易,必將全面加速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進展。為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推動企業碳管理,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賽得利母公司新加坡金鷹集團成立了碳管理委員會,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賽得利所有工廠近期均已完成了企業級碳核查工作,并將參加全國碳市場的履約和交易。 賽得利總裁張文濤說:“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的生命線。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國家、行業和企業共同努力,具體到紡織行業,企業要在優化運營能效的同時,在改變能源結構,設計可持續產品,助力供應鏈脫碳,采用綠色物流服務,倡導綠色工作方式等方面投入更多關注。在宿遷首個可再生能源試點項目取得經驗后,賽得利會持續投資可再生能源,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去年賽得利發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愿景”,制定了具有挑戰性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30年賽得利將實現30%碳減排,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此前,賽得利自愿參與碳信息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gramme),并在2019年獲得A-的行業最高分。 與此同時,賽得利積極與國內外的創新企業、高校及研發機構合作,推動可循環再生材料在纖維生產中的應用,去年我們成功推出了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材料的可循環再生纖維品牌——纖生代,并實現了商業量產,其廢舊紡織品含量達到20%,未來我們還會繼續研發廢舊紡織品含量50%,乃至100%的可循環再生纖維產品。
 關于賽得利
賽得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商。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一種天然和可持續的原材料,廣泛用于紡織品、嬰兒濕巾和個人衛生用品等日用品中。我們在中國的五家纖維素纖維工廠年產能約150萬公噸,公司還經營萊賽爾工廠、紗線廠和無紡布工廠 。公司總部位于上海,擁有覆蓋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網絡。 賽得利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我們積極讓生活在工廠周圍的社區參與進來,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提供滿足社區需求的社會服務。我們遵循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可持續木漿采購政策,并參照國家和國際環境健康安全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