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HS Markit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光伏設備安裝量的增速將在2022年超過20%,總容量將首次超過200GW,而總投資至少為1700億美元。報告強調,2022年光伏設施安裝量的持續增長將標志著全球光伏設施安裝量在高價環境中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經研究發現,公用事業部門在2021年受環境影響很大,多個項目被推遲或取消。而相比之下,分布式發電,即住宅、工商業部門依然保持強勁增長,成為了2021年燃料危機及電價飆升環境下太陽能光伏行業中的成功案例。
2021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出臺新的限電政策,影響了金屬硅、多晶硅、太陽能玻璃等關鍵原料的生產,組件價格被進一步拉高。此外,過去一年中緊張的物流及供應鏈狀況也使得太陽能光伏設備的成本進一步提高。從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多晶硅價格上漲了200%以上,同時太陽能玻璃、銅等其他組件材料的價格也大幅上漲。
據IHS Markit估計,自2021年8月以來,組件生產成本平均增加了15%以上,其價格現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而目前高昂的運費和運輸延誤情況將持續到2022年,對國際性太陽能光伏項目造成極大影響。
IHS Markit清潔能源技術執行董事Edurne Zoco表示:“全球市場對投資和開發太陽能光伏裝置的興趣很大,但其供應鏈還沒有達到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水平,在2022年新產能增加之前,多晶硅市場仍舊是太陽能光伏市場發展的瓶頸。”
與此同時,Zoco還提出:“盡管太陽能光伏設備成本升高,但光伏發電技術仍然是資本支出最低的能源技術之一,也是安裝速度最快的能源裝置。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技術競爭力、多功能性和安裝速度等優勢的驅動下,預計到2025年將安裝超過1000GW的新增太陽能光伏設備,助力推動電力系統的脫碳計劃。” (來源:re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