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未來10年全球風電市場將爆發式增長 |
(時間:2021/12/23 8:22:39) |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較2016年底實現翻番,是2020年底歐盟風電總裝機容量的1.4倍、美國的2.6倍,已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我國風電產業已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中國海上風電發 展勢頭強勁。全球風能理事會9月發布的《2021全球海上風電報告》預測,今年內,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總量有望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年度新增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最大國家。
與海上風電相比,中國的陸上風電發展起步更早,發展更成熟。近10年來,中國陸上風電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93吉瓦,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52吉瓦,超過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總和,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27.8吉瓦,排名全球第一,總量遙遙領先。
目前,全球風能進入高速發展期,專業機構普遍預計,未來10年全球風電市場將持續爆發式增長。根據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的數據,2020年全球范圍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14吉瓦,比2019年增長82%,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年度安裝量。隨著中國、歐洲等風機安裝量的持續增長,2021-2030年,全球風電行業有望新增1太瓦的裝機容量;中國預計新增408吉瓦,約占全球新增裝機總量的41%;受“歐洲綠色協議”等激勵政策影響,未來10年歐洲將新增248吉瓦風電裝機容量;美國有望新增35吉瓦風電裝機容量。俄羅斯的風電潛力也不容小覷,預計到2024年,俄羅斯風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377兆瓦。
中國將繼續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發揮領軍作用。中國風電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已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關鍵核心大部件自主研發制造能力,建立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體系,風電機組產量已占據全球2/3以上市場份額。
“雙 碳”目標的提出,將加快推動中國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今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11%左右,此后逐年提高,確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20 %左右。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度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將從 2021年的43吉瓦提升至2025年的75吉瓦,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4.9%;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將從331吉瓦提升至585吉瓦,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5.2%。
傳統能源企業也紛紛向風能等新能源領域進軍。中國石化著力建設以風光熱氫為引領的新能源體系,“十四五”期間大力布局風電項目,計劃新增風電裝機規模 2000兆瓦。中國石油也在其“十四五”規劃中將新能源業務與油氣業務并列、提升為第一大業務板塊,“十四五”期間將規模化發展分布式風電新能源等業務。中國海油重新將海上風電作為重點業務,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江蘇海上風電場10月19日實現全容量投產運行,規劃裝機總容量30萬千瓦,年上網電量可達8.6億千瓦時。
從今年開始,中國風電、光伏均將進入平價階段,擺脫對補貼的依賴。失去政府補貼,倒逼行業重新洗牌,風電企業將經歷市場化的挑戰。降本是“十四五”期間風電企業的制勝之道,鍛造核心技術、提升管理、創新盈利模式則是降本難題的解決方案。風電企業應深耕核心技術,通過技術進步降低制造成本;通過提升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目前國內風電市場日益成熟,能否及時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進一步靠近用戶爭取用戶,是企業應該優先考慮的問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