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裝運鋼管樁的駁船在山東東營廣利港啟航發往近海施工區域,標志著山東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東營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當日,山東能源集團A場址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華潤電力東營魯辰10萬千瓦海上光伏試點項目開工,計劃今年12月底前全容量并網發電,年可供應綠色電力1.4億千瓦時。
走進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只見塔吊林立,車輛穿梭,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這里是渤中風電基地的核心區域,有滿足裝備出運的港口,有充足的港口腹地土地儲備,有完善的基礎配套。”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廣說,公司投資的海上風電核心部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已順利開工,主要生產5-20MW風電核心部件,建成后將助力東營成為全球重要的海上風電核心部件制造基地。
當天,四個重點項目在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集中開工。其中,中國海裝年產120萬千瓦海上風電智能化機組制造項目,將建設智能化風電機組制造基地,同步落地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分中心,帶動一系列風電主機上游產業鏈配套項目落地;上海電氣年產160萬千瓦海上風電主機及電機制造項目,主要生產中低風速海上風電主機及電機機組,達產后年產規模160萬千瓦;天能海洋重工年產30萬噸海上風電裝備塔筒制造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年產30萬噸海上風電裝備塔筒、海上風電基礎配套設備產品生產基地;東營港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及海河聯運碼頭一期和萬噸級航道項目,涉及碼頭改造、航道改造等。
在當日舉行的可再生能源合作事項集中簽約儀式上,22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線下項目16個、線上項目6個,總簽約額353.29億元。

東營市發改委能源與基礎設施發展科科長朱連文說,東營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資源稟賦優勢突出,太陽能年均總輻射量為5253兆焦/平方米,近海區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達每秒7.6米,可開發地熱資源分布面積5655平方公里,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開發條件良好。
東營正圍繞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400.42萬千瓦,努力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截至2021年底,東營市可再生能源裝機300.24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6.28億千瓦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