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吉林省積極推進國家級新能源基地建設 |
(時間:2022/5/16 11:10:54) |
當前,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吉林省利用其西部地區風光資源豐富、未利用土地多等優勢,正在積極打造 “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近日,吉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專項規劃》,其中第十一項子規劃為 《吉林省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發展規劃》 (以下簡稱 《規劃》)。 《規劃》進一步為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發展指明了方向,到 “十四五”末,基地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吉林省 “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主要包括白城、松原兩市全部及四平雙遼市,涵蓋3個市、11個縣 (市、區),幅員面積約5.1萬平方公里,約占吉林省總面積的27%。該區域可用于開發風光發電的土地達9230平方公里,新能源可裝機容量9080萬千瓦,占全吉林省可裝機總量的79%。
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了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積極推進風電項目建設。吉林省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范圍內,風電項目規劃可開發總容量達5485萬千瓦,風電可開發容量巨大,且建設條件較好,具備基地化開發的先決條件。其中:白城市已建成風電容量392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風電裝機容量2564萬千瓦,白城市風電總建設規模可達2956萬千瓦;松原市已建成風電容量123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風電項目容量2177萬千瓦,松原市風電總建設規模可達2300萬千瓦;雙遼市已建成風電容量約44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風電項目容量185萬千瓦,雙遼市風電總建設規模可達229萬千瓦。
二是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布局。吉林省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范圍內,光伏項目規劃可開發總容量達3613.5萬千瓦,光伏可開發容量巨大,且建設條件較好,具備基地化開發的先決條件。其中:白城市已建成光伏容量183.5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光伏裝機容量1816.5萬千瓦,白城市光伏總建設規模可達2000萬千瓦;松原市已建光伏電容量29.5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光伏項目容量1470.5萬千瓦,松原市光伏總建設規模可達1500萬千瓦;雙遼市已建成光伏容量約26.5萬千瓦,在建及規劃新建光伏項目容量87萬千瓦,雙遼市光伏總建設規模可達113.5萬千瓦。
三是同步推進電網接納配套。加強清潔能源基地規劃、電力規劃、電網規劃的有效銜接。積極對接國家電網及其他有關部門,盡快推進并充分利用現有魯固直流特高壓輸電通道。緊扣新發展理念、緊扣國家重大戰略、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電網結構,探索網源協調的發展模式,構建各級電網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目標網架,初步建成堅強智能的一流現代電網,顯著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高效服務能源互聯網建設。通過完善500千伏電網主網架,優化220千伏電網結構,提高吉林西部地區風電、光伏電源匯集能力,滿足電源送出需求,助力國家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吉電南送”配套新能源送出做好強有力支撐。結合基地發展目標,在吉林西部地區同步推進500千伏變電站新增布點工作,同步開展220kV變電站和電網的優化和擴建工程。
四是合理安排重點工作時序。結合各規劃風電場及光伏電站資源情況、建設條件、接入條件等多項因素,本著 “資源條件好”和 “建設條件便利”的項目優先建設原則,對各規劃風電場及光伏電站進行開發時序的合理安排。
為如期完成以上四項重點任務,《規劃》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規劃引導、鼓勵多元發展、完善政策機制、推動技術進步等主要舉措。
特別是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規劃》提出以 “能源” “智慧”為主線,以吉林西部產業項目為載體,以綜合利用為導向,通過產業互融、建管聯動、創新協同等方式,打造 “智慧能源示范基地”,形成從頂層設計到具體項目的 “規劃+技術+平臺+場景+產業+進入”六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發揮吉林西部新能源產業優勢,進行能源技術與產業創新集中應用。加強監管平臺建設,運用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實現橫向互聯、縱向互通的全過程協同監管,提高能源效率;建立信息技術網絡平臺,為新能源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為企業及時提供技術信息查詢、數據存儲和分析、網上辦公和技術交流;建立新能源項目廢棄物再利用和回收信息平臺,滿足循環經濟產業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