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北咸寧新能源發電突破100萬千瓦 |
(時間:2023/1/5 9:13:59) |
1月3日,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正式并網發電,這意味著咸寧市新能源發電突破100萬千瓦。
黃蓋湖上,陽光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在寬闊的水面跳躍,70萬余塊排列整齊的光伏板熠熠生輝,與劃著小船穿梭其中的維護人員共同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22年4月開工建設的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位于赤壁市黃蓋湖鎮,占地面積7000余畝,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態養殖+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相結合的“光伏+”模式。預計年發電量46135.3萬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3.0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3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13萬噸。
“與傳統光伏發電相比,我們通過政企聯合實施生態治理,大力推進光伏發電、漁業養殖和農業種植融合發展,重點發展綠色蝦稻、生態水產、設施蔬菜、精品茶果和健康藥材,通過‘基地+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周邊百姓共同富裕。”華潤赤壁日曜光伏項目負責人劉波介紹。
將新能源戰略發展目光投向咸寧的,不止有華潤集團。咸寧市作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擁有豐富的風力、光伏等新能源資源,瞄準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目標,已先后與中國廣核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等多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打造千萬千瓦級核蓄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大基地。
“要讓新能源發出的電力成為生產生活中可用的、安全可靠的電能,需要通過電力系統的電能調節和控制管理。”國網咸寧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新能源專責余劍說。
為了更好服務千萬千瓦基地建設目標,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順利消納飛速增長的新能源裝機容量,咸寧供電公司從網架規劃、流程優化、并網服務等多個方面協同發力,穩步提升電網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堅強的電網結構,科學合理的新能源布局以及電網資源的高效利用,是提高新能源接入與消納能力的根本。”咸寧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廖朝陽說。
自2022年3月開始,國網咸寧供電公司開展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和消納研究分析,組織設計、規劃相關專業人員,對全市30個變電站的間隔資源和變電容量進行實地勘察,編制《咸寧電網新能源消納分析》報告,繪制新能源項目接入地理接線圖,確保后期新能源接入分層分區、安全高效。同時,成立重點工程專班,嚴格按照電網工程里程碑計劃,穩步推進工程建設,構建布局合理、網架堅強的供電網絡。
此外,咸寧供電公司著手優化新能源電站并網流程,設立電站并網預審機制,合并收集同類資料,廠家平均往返修改次數由以往的5.5次降低至2.7次。
“感謝咸寧供電公司的預審會幫助我們擬定了最合適的接入方案,我們這才能快速通過接入審核,如期并網發電。”劉波感激地說。
咸寧供電公司將構建適應新能源跨越式增長的電力供應保障體系,建立常態監測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能源轉型,加強網源荷儲一體化,為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綠色動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