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冶金】專家稱深海稀土可利用率不高 |
(時間:2011-7-5 10:53:27) |
稀土再次成為中西方斗智斗勇的輿論戰工具。7月4日,有消息稱,“日本科學家近期在太平洋國際海域發現巨大稀土礦藏,總量估計在800億噸至1000億噸之間,可輕易被開采!庇s志進一步披露,該稀土資源儲量驚人,可開采量約為陸地的1000倍。 不過,昨日分析人士表示,這則消息更像一場“輿論戰”,意在對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施加壓力。之所以作出該判斷,一方面因為受技術限制,太平洋深海的稀土資源可利用性不大;另一方面,這篇報告早在1月5日就提交給了相關組織,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舊聞”。 可采率不高 稀土被稱為“工業黃金”,每當發現稀土的新聞曝出,總會在資本市場、國際輿論中掀起波瀾。此次也不例外。 據悉,此次被發現的稀土礦“從夏威夷的東邊一直延展至西邊”。日本科學家是從“78處距海面3500米至6000米的海底泥土中發現了礦物”,其中1/3富含稀土和金屬釔。 日本科學家估計,礦藏儲量在800億噸至1000億噸,遠高于陸路的稀土儲量。而目前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僅為8800萬噸,還不到日本科學家稀土大發現的“零頭”。 媒體還援引科學家的話表示,“可通過將海泥打撈上船,從中提取稀土的方式開采!睂Υ耍L期從事有色金屬分析的私募經理孫偉強解釋,“從報告數據看,日本研究小組本次研究的土壤均在深海。而超深水作業難度相當大,因此資源可利用率不大。” 孫偉強進一步表示:“與中國優質的陸路稀土資源相比,此次深海稀土更顯價值不足。中國稀土儲量高度集中,共伴生稀土礦床多,綜合利用價值大,品種全。因而,中國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仍將是稀土第一大國! 根據中國商務部2010年數據,目前中國以全球30%的稀土儲量(約2800萬噸)提供了全球80%至90%的生產和貿易量。 孫偉強介紹,這篇報告早已于1月5日提交,并非最新發現,“事實上,中、日等許多國家此前就已經對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尤其是稀土這樣的稀有資源展開了各種探索”。 更似輿論戰 既然深?砷_采率不高,還是一則“舊聞”,西方國家此時熱炒“深海稀土大發現”就頗耐人尋味了。 業內人士指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則“舊聞”更像是一場有關稀土爭奪的輿論戰。因為這兩年以來,中國一直在維護自己的稀土利益,且降低了稀土的出口配額,據報道,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額同比降約50%,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利益。日本的稀土進口占到了全球1/3左右的份額。 事實上,西方國家已經不止一次曝出過稀土大發現的新聞。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去年11月19日就曾報道,“美國14個州發現了大量稀土礦藏,其中已知儲量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山口、阿拉斯加州的博坎山脈和懷俄明州的貝爾洛奇山!钡@則新聞之后,就出現了美國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不斷叫囂的新聞。 曾有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此描述了西方國家稀土“輿論戰”的矛盾心態:“既想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最終又不得不依賴。”專家指出,在此情況下,中國惟有堅持自己的政策和生產節奏,抵御外部的輿論壓力。 孫偉強表示,從這場“深海稀土大發現”中,中國也有可以借鑒之處,即對潛在的海洋稀土資源加以重視。“作為一個大陸型國家,更應重視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實際上,全國政協委員、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曾在組建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集團的提案中指出,“隨著陸地礦產資源日益短缺、金屬價格的不斷攀升,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逐漸具有必要性和經濟性!敝苤袠薪ㄗh,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實施海洋礦產資源規劃,將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納入國家科技相關中長期規劃內容,重點突破制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的產業化問題,并推動成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聯盟。 稀土小知識 稀土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素有“工業味精”之稱。廣泛地應用于建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等行業,以及超導材料、航空航天、激光等高端技術領域。在節能燈生產中,稀土節能燈以其高光效、高顯色、省電節能而成為第三代新光源,已被國家作為重點發展的節能產品加以推廣。 稀土也是LED熒光粉的重要原料,當前的LED熒光粉市場主要由國外廠商把持。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