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鐵礦石價格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雖然此次全球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及影響深度尚不得而知,但鐵礦石廠家正努力將起始時間為4月份的年度合同定價提高至多5%。此次談判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
僅僅在一個月前這些廠家還在期盼價格能保持平穩,但如今它們相信近期中國需求的增長或許意味著市場已觸底反彈。它們還指出現貨價格也較去年年底略有回升。
不過,沒人能給市場中的任何回暖打保票。雖然中國的鋼鐵生產、消費及出口都在全球位列第一,它的影響不容小視,但目前看來也唯有中國顯示出了鋼產量增長的跡象,這或許不足以給整個鐵礦石市場帶來推動。
雖然鐵礦石5%的價格漲幅遠低于去年70%至85%的水平,但這仍會招來鐵礦石最大的客戶──全球鋼鐵行業的強烈反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hinaIron&SteelAssociation)的一位官員說還沒有作出任何退讓。該協會正領導著與英國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TintoPlc)、澳大利亞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ompanhiaValeDoRioDoce)這三家鐵礦石生產巨頭的價格談判。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未能團結起會員一致堅決反對鐵礦石漲價,因為有一些鋼鐵企業把以合同價采購的鐵礦石在現貨市場上用高價出售。
中國1月份鋼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4%,是唯一一個產量有所增長的主要國家。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1月份鋼產量較上年銳減了24%。中國用鋼量的增加有可能造成其他國家的供應緊張,并導致鐵礦石價格上漲。
淡水河谷的財務總監巴博薩(FabioBarbosa)說,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已經出現了增長,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變化;但現在預言市場將很快好轉還為時過早。巴博薩拒絕透露近期的價格談判情況。淡水河谷1月份向中國的發貨量較去年12月增長了將近一倍,達到了3,000萬短噸。
必和必拓也說來自中國的鐵礦石需求似乎出現了些許反彈。
全球各地的鋼鐵企業都在削減產量、關閉工廠、遣散工人,因為汽車、機具、重型設備以及建筑等終端市場都出現了萎縮。在美國,粗鋼產量已經降至每周約100萬短噸,僅為正常產量的一半。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各地煉鋼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地支撐價格,目前鋼材售價已較去年下滑了一半,甚至更多。
這些鋼鐵企業儲備現金、控制成本的需求將會與鐵礦石行業的漲價努力發生沖突。鋼鐵企業在談判中稍處下風,不僅因為它們的生產離不開鐵礦石,而且鐵礦石生產領域企業數目有限,構不成激烈競爭。
雖然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和美國鋼鐵公司(USSteelCorp.)等鋼鐵企業有一定鐵礦石儲備,但大多數企業手頭都沒有存貨。此外,它們現在更加難以把原材料成本增長的影響轉嫁出去,因為客戶們的日子也都不好過。
近年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都在主導價格談判,預計它最后會敲定一個全球鋼鐵企業都會遵守的基準價格。中國的鋼鐵行業有望迎來整合,這將最終使它在談判中擁有更大的影響力。由于整合不可能在4月份之前完成,今年談判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目前每公噸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大約較去年80-90美元的合同價低了約10美元。鐵礦石現貨價格較去年年底時有所反彈,當時現價比合同價格低了30美元左右。
去年9月起鐵礦石需求就開始隨經濟走軟而出現下滑,此后鐵礦石廠家就大幅削減了產量。力拓和淡水河谷說已將產量減少了18%至25%。全球第二大海運貿易礦石廠家力拓表示在澳大利亞以外礦場的生產也因暴雨出現了中斷。
雖然鐵礦石廠家今年基本上以整體的姿態參加談判,但它們的心也不是那么齊。必和必拓不希望圍繞著年度基準價格來進行鐵礦石銷售和定價,它更希望基于市場中的現貨價格進行銷售。而淡水河谷則希望能有一個更穩定的基準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