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9年至2009年,青海省有色地勘部門已累計投入9.2億元用于有色金屬特別是貴重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共探明鐵、銅、鉛鋅、黃金、白銀等金屬礦產儲量約1.5億噸,為青海省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這是4月23日從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上了解到的。
青海省作為有色金屬資源大省,地下礦藏相當豐富。為充分挖掘地下礦產資源,50年前,青海省組建了省有色(冶金)地勘隊,先后勘查發現祁連成礦帶、東昆侖成礦帶等重要礦產資源帶,為青海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50年來,青海省有色地勘部門共投入地勘費9.2億元,完成鉆探工程量37.38萬米、坑探工程量3.38萬米,找出了都蘭白石崖鐵礦、循化謝坑金礦、大柴旦錫鐵山鉛鋅礦、格爾木肯德可克多金屬礦等各類礦產地450余處,探明的主要礦產儲量有鐵礦1.48億噸、銅28.48萬噸、鉛鋅122.39萬噸、黃金25.98噸、白銀78噸、菱鎂礦1218.2萬噸,為青海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期間,有不少地質隊員倒在了尋找寶藏的路上,長眠在三江源頭和莽莽昆侖山、祁連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