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冶金】鐵礦石談判“合理價格”需統一 |
(時間:2010-1-29 10:18:20) |
在工信部表態后,2010年鐵礦石價格談判由誰來代表中國--這個外界一直猜測的問題有了明確答案。 在1月27日工信部召開的2009年度工業通信業運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表示,工信部將配合有關部門,支持中國鋼鐵協會和五礦商會統一對外進行談判,同時,鋼鐵企業由寶鋼代表開展對外談判。 按照往年的慣例,早在上一年的12月份,鐵礦石供需雙方就已經開始了對于新一年價格談判的接觸。不過,截止到現在,雙方均采取"謹慎而低調"的方式來面對新一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 1月28日在力拓集團上海辦公室看到。這里作為力拓負責銷售和采購的部門,仍然保持了自去年7月以來"胡士泰案"后的警覺,這多少也表現出當事方經歷去年復雜曲折的鐵礦石談判后的一種心態。 談判必須加強策略 2009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3億噸,同比增長41.6%,對外依存度從2002年的44%提高到69%。而在2008年,中國鐵進口量為4.4億噸,占國內總需求的5成。中國對于進口鐵礦石的需求客觀上在不斷加深。 2009年,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最終出現了一個"不了了之"的結果,最終默認了力拓與日本新日鐵達成的降價33%協議。而目前現貨市場上品位在63%的印度鐵礦石現貨價格已至130美元/噸左右,比當時價格高出80%。 朱宏任在1月27日的會上稱,目前國際鐵礦石市場由三大巨頭壟斷,"我們希望幾家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應該從行業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以及與中國鋼鐵業界的長期友好合作著眼,盡快達成一個公平合理、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價格協議。" 目前中方并未像去年那樣急于對外表態,三大鐵礦石巨頭也并未像往年一樣頻繁接觸中國的鋼鐵企業,雙方都在角力對于市場變化的洞察力和耐心。 此前有消息稱,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已經繞開中國與日、韓鋼企在新加坡進行了接觸。不過,這種試圖與日、韓達成"首發價"的做法,在目前已經毫無慣例可言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桌上并不值得大驚小怪,中國需要在這種環境下"談中國價格"。為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實力之外,不可忽略整個談判策略的運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