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冶金】太鋼:依靠技術改造保持較強發展勢頭 |
(時間:2010-3-2 10:39:08) |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鋼鐵市場持續低迷,國際大型不銹鋼企業產量大幅下降。然而,從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2009年該公司不銹鋼產量達到248萬噸,比上年增長38.2%,一舉成為全球不銹鋼產量最大的生產企業。太鋼能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主要得益于依靠技術改造形成的先進技術支撐和產能產品優勢。 近年來,太鋼圍繞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企業的戰略目標,抓住國家和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從不銹鋼業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長為全球產能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品種規格最全的不銹鋼企業,搶占了世界不銹鋼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實現了跨越發展。 太鋼是我國最早生產不銹鋼的企業,也一直是國內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長期以來,太鋼不銹鋼一直居國內“老大”地位,但在國際上始終是不知名的“小不點”。 面對這般“窘境”,路該怎么走? 太鋼認識到,決定命運的關鍵就是加快技術改造步伐。 從2000年開始,太鋼加快了淘汰落后工藝裝備的步伐,先后淘汰了第一軋鋼廠、第二軋鋼廠、第四軋鋼廠以及4.3米焦爐、20噸電爐、300立方米高爐,累計淘汰落后煉焦能力130萬噸、煉鐵能力70萬噸、煉鋼能力100萬噸、軋鋼能力90萬噸。在騰出的空間上,太鋼按照裝備大型化、工藝現代化、生產高效化、環保一流化的原則,對全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當今世界工藝技術最先進的7.63米焦爐、4350立方米高爐、160噸超高功率電爐、180噸轉爐、寬幅不銹鋼冷軋生產線等,全流程工藝裝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太鋼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技術改造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太鋼汲取世界各不銹鋼企業的優點,充分運用當代裝備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成果,經過自主創新,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工藝和專有技術,實現了不銹鋼生產全線的大型化、集約化、高效化和現代化。 在新150萬噸不銹鋼工程設計過程中,太鋼了解到,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造船、集裝箱等重點行業的發展,將帶動寬幅板的大量使用,并且寬幅板具有焊縫少、加工成本低等優勢,市場前景廣闊。在這種情況下,太鋼果斷決策選用世界上最寬的2100mm寬幅冷軋機,以及最大的2250mm不銹鋼熱軋機組、115萬噸/年寬幅熱線、70萬噸/年寬幅冷線。這些年來,太鋼寬幅板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成為有效替代進口產品、拓展市場的范例。 在焦爐建設中,太鋼經過比較分析,引進了德國7.63米焦爐技術及其機械設計方案,組織大連重工等國內最先進的設計、設備供應商聯合開發、攻關、制造。同時,集成烏克蘭的脫硫技術、丹麥的制酸技術、日本的干熄焦技術,配套建設了脫硫脫氰制酸、干熄焦發電等系統,具有顯著的環保、節能、高效、優質等特點,引領了國內焦化技術的發展方向。 “選菜配餐式”的自主集成,使太鋼形成后發優勢,僅用短短幾年時間,就跨越了國際先進不銹鋼企業幾十年的發展路子。目前,太鋼已形成700多項以不銹鋼為主的核心技術,其中近100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利用在裝備上、技術上、創新能力上的優勢,太鋼積極推進特色產品和高端產品生產,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競爭力,主導產品不銹鋼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不銹鋼材產量達到223萬噸,比上年增長32.2%;與2008年相比,太鋼不銹鋼銷量增長了20%,品種結構持續優化,成為全球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最先進、品種規格最齊全的不銹鋼生產企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