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行業下半年會處于下行通道是沒有什么疑義的。雖然各個子行業的狀態現在有些不一樣,但是經濟放緩,供給過剩,需求疲軟,美元走強,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有色金屬行業整體向好的跡象很難出現。就好像是從山上滾下的石頭,現在只是在半山腰上,我們還沒有看到低點在哪兒。”天相投顧行業研究員楊曉雷說。
大通證券研究員越彥輝9月1日出具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有色金屬板塊整體估值水平接近國際估值水平。其中黃金(資訊,行情)板塊與銅板塊與國際水平基本相當,而鉛鋅板塊和鋁板塊的估值水平要高于國際水平。
有色金屬市場的價格動蕩給人們似曾相識之感。2005年底伊始,部分有色金屬的價格開始出現上揚,隨之“漲漲漲”聲感染了整個行業,有色金屬的相關上市公司也成為A股牛市的重要支撐力量,估值神話一再被演繹。而從2008年初開始,鉛鋅等有色金屬價格開始出現下挫,緊接著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有色金屬行業墜入了更大的“跌跌跌”聲中。隨之,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估值體系迅速崩塌;2007年基金重倉板塊之一的有色金屬行業在2008年上半年遭遇重創,板塊整體跌幅達到58.32%,成為板塊第一大跌幅。
那么導致有色金屬行業整體步入下行周期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在下半年有向好轉變的可能嗎?
其一:國際價格因素影響
首先是國際價格下降,宣告這一輪有色金屬大牛市的終結。受年初多種國際因素的影響,國際有色金屬價格由鉛鋅開始,接著到銅鋁,再接著是黃金、錫鎳等等,出現了全面下跌。一位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在二季度開始整體下跌得厲害,尤其在今年5月份,鉛鋅錫鎳價格下跌超過10%,銅價下跌7%,我們認為今年金屬價格不會好了。”雖然有部分有色金屬價格因各種因素仍保持在高價運行,但是整體而言,歷時經年的有色金屬景氣周期已經結束。
國信證券行業研究員黃安樂指出:“到了8月份,有色金屬的均價環比下跌,LMEX(倫敦金屬交易所指數)金屬價格指數環比下跌了8.5%,這是自2006年6月以來最大一次單月跌幅。同時,8月份出現了國際金屬價格補跌的現象,LME價格跌幅均超過國內價格跌幅,一方面說明前期國際金屬價格在原油價格上漲,及國內金屬出口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存在被爆炒的現象;另一方面也說明國際價格對原油、美元指數的反應要比國內價格更加敏感。”
而美元的走強,國際石油價格的下跌使得今年價格有所反復的黃金等貴金屬行業長期價格被看低。金屬價格與美元有反向相關性,而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的相關性自進入21世紀以來更加緊密,美元指數每變動1個百分點,帶動黃金價格反向變動2.38個百分點。因此,美元的走勢對于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的價格走勢非常重要。整體來看,美元的反彈擴大了貴金屬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而黃金價格短期下行趨勢恐已確定。近期,高盛將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黃金價格預期分別下調為每盎司745美元,810美元和740美元。
國泰君安研究員林浩祥認為:“從短期趨勢看,美元仍有波動下行的可能,由此相關的投資資金也對于金價的反彈寄予厚望。但是我認為美元指數突破前期低點的困難更大,由此黃金反彈的空間其實并不可觀;而一旦黃金的投資需求出現下滑,黃金作為投資品會承受更大量的供給釋放。”
黃金的中期價格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商品信心(黃金)的數據表明,自2008年8月開始,被調查者認為牛市的比例僅為44%。
其二:產能供給不斷釋放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出現了凈利潤大幅滑坡的現象。據天相統計: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總額2095.79億元;凈利潤總額153.97億元,同比下降23.63%。鋁、鋅子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55.28%和24.95%,是導致行業減速的主要原因。
行業分析師認為:上市公司的業績與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勢同步,國內有色金屬的價格也許跟國際接軌不是那么緊密,但是與供需關系的聯系卻非常敏感,部分子行業的供過于求使得下半年的盈利能力難以看好。
具體到各子行業,產能供給被放大的現象在鉛鋅行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鉛鋅的需求呈現疲軟,但是供給卻始終處于高位,且仍在不斷釋放中。
7月份,全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15%,其中鉛、鋅產量分別增長26.6%和18.6%,提高13.4和3.1個百分點,同時主要有色金屬價格繼續回落。楊曉雷指出:“鉛鋅產量在7月份增速環比提高,但我們判斷這并不是需求拉動的原因,而是鉛鋅產能逐步釋放所致,有可能進一步刺激鉛鋅價格下跌。”
林浩祥指出:“LME鉛價近期再度下跌。7月份中國鉛金屬繼續保持高位,我們對于鉛價將繼續下行的看法沒有改變。在7月份中國取消不低于99.995%的未鍛軋鋅的出口退稅后,我們認為鋅價仍將在底部徘徊。在未來需求沒有出現顯著提升的前提下,鉛鋅金屬的供需關系的自我修復,最終可能由于高生產成本的企業虧損,出現停減產的情況而實現平衡。”
2008年上半年鉛鋅行業進入了整體的調整期,產能陸續釋放致使產量上升,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需求持續疲弱,鉛鋅價格跌跌不休,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出口稅收政策調整、節能減排的壓力等等,都考驗著鉛鋅行業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其三:需求持續疲軟
如果產能供給放大是伴隨著需求的強勁增長,那么這是商品大牛市的特征:量價齊升。但是顯然下半年有色金屬的整體需求狀況并不支持這么樂觀的反彈期望。行業分析人士普遍判斷:有色金屬行業2008年下半年的盈利能力仍將弱于上半年。原因就在于經濟放緩導致的需求下降,部分金屬的供給過剩,美元的反彈等因素的影響,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仍將整體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例如鉛的需求持續疲弱。70%以上的鉛用于鉛酸蓄電池,鉛酸蓄電池主要用在汽車(31%左右)、電動自行車(20%左右)、摩托車(6%左右),而汽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行業的放緩及出口的下降,都使鉛酸蓄電池的需求減弱,隨著汽車行業三季度消費淡季的來臨,鉛的需求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同鉛一樣,鋅需求狀況不容樂觀。50%左右的鋅用于鍍鋅板,而國內上半年鍍鋅板的產量同比下降17.67%,鋅的產能過剩在近期無法改善。
與鉛鋅相比較,錫業的下游行業沒有那么強的周期性,加上錫業股份的限產,使得錫價在高位時供需仍緊張,故而相較而言,錫業的經營狀況要稍好。我國的錫下游消費仍然維持在高位,錫的消費主要電子(32%左右)、鍍錫板(27%左右)、化工(17%左右)等領域,都保持了穩定的增長;8月末LME3月錫期貨價格約為20000美元/噸,相比年初的16375美元/噸,已有22.14%的漲幅,另外,LME錫庫存也大幅下降,截至8月末為5845噸,去年同期則為1.5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