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磷光劑不同的是,量子點放射光譜的范圍較小,生成的色光較一致,所以射出的色光和藍光結合時能制造出高質量白光,精準呈現出需要的色溫和光學特性。
為了打造新的白光LED,研究人員在透鏡和LED芯片中,放入以鎘、鋅、硒等物質和量子點混合的溶劑,并使用一款特殊的硅樹脂制成的鏡片,除了能讓光線傳輸外,也能確保溶劑放進鏡片時不會滲出來。研究人員指出,透過液體發出的白光LED,效能是透過固態薄膜發出的LED光的兩倍。
負責領導這項研究的Sedat Nizamoglu表示,每瓦能發出200流明光源的LED,能有效減少全球一半的照明用電,溫室氣體排放能減少2億噸左右,且新款LED容易制造,成本低廉,有利于未來量產。量子點放射出的色光能透過增加半導體粒子體積改變,同時也能改變量子點密度,選擇暖色系或冷色系光源。研究人員下一步是希望改用無鎘溶劑,除了保持LED發光高效率,也能達到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