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風機】未來風電設備機組技術的發展方向 |
(時間:2009/7/27 11:10:41) |
李冶:就世界范圍來看,今后風電設備技術研發將聚焦在這幾個方面:水平軸風電機組技術,機組大型化技術,變槳變速功率調節技術,雙饋變頻、齒輪傳動發電技術,勵磁直驅技術,全功率變頻技術以及海上風電技術等。 尤其是海上風電技術,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歐洲許多國家都制訂了大規模海上風電開發利用計劃,計劃2020年達到70000兆瓦。美國也有學者認為,其海上風電完全可提供全美國所需的全部電能。我國也在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基地。而目前,海上風電的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瓶頸在于海上風電機組技術和產能。5兆瓦及以上風電機組將是未來海上機組的發展方向。 我國將加強江蘇沿海千萬千瓦級海上和潮間帶風電場的開發力度,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的規模化開發。同時,要加大力度支持國內優勢風電裝備企業研發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支持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運輸、施工技術和裝備的研制,占領世界風電領域的技術制高點。 國際節能環保網:您提到,目前我國風電機組質量堪憂。您認為該如何提升產品質量? 李冶: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每年風力發電機組裝機會達到數千臺。我國大部分裝機機型為引進國外的機型,個別機型的設計技術在國外也未得到充分的驗證和考核。如此大規模地裝機,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能會導致維修或者更換大量的風力機組。1999年,丹麥的NEG Micon曾發生批量齒輪箱故障,需要更換1250臺齒輪箱,致使該公司倒閉,后由維斯塔斯收購。 因此,風力發電機組的質量控制非常關鍵。企業要從以下方面控制潛在的質量風險: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標準、制造工藝和材料、質量控制、備品備件和數據庫以及專業技術隊伍。 瞄準巨大投資空間 國際節能環保網:您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風電設備投資將達到多少?風電設備及并網技術的發展狀況,與風電裝機容量的規模和速度該如何配套協調? 李冶:2007年,我們已經超額完成了原定5000兆瓦裝機容量的計劃目標,預計2020年將超過1億千瓦,很有可能達到1.5億千瓦。按照單機容量1.5兆瓦來計算,相當于10萬臺機組。目前,該類機組每臺價格在800萬左右,僅機組市場總價就在8千億元。這還不包括風電場、并網工程建設的投資,因此,未來投資空間是巨大的。要大力發展風電是毋庸置疑的,但發展的節奏和建設速度應進行宏觀調節和動態控制,目的是促進建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風電產業,推動產業和能源結構向低碳模式轉化。風電技術在我國尚屬新興技術,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研發能力、制造水平等方面均在起步階段。在大量引進國外技術之后,應對市場規模和建設速度進行階段調控,使我國風力機組整機和零部件研制企業有一定的時間空間消化吸收所引進的技術,培養研發隊伍。一個高技術產業系統的形成要靠較長時間的學習、探索和自主創新,不應鼓勵短平快、走捷徑的模式。 我國大部分風電場屬于國營或者集體所有,規模都較大。因此,從開始就需對風力發電機組、特別是大型兆瓦級風力機組的并網特性、風電場向電網的接入、并入風電之后電網的運行和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和規劃。這涉及到風電機組的電能品質、接網特性、風電場的運行與管理、場網互聯、接網規范、電網功率調節、調節電源建設、風功率預報等方面的技術,需要組織多方面的專家充分論證,才能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規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