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州企業連續7年100%完成碳排放履約 |
(時間:2021-5-17 11:03:27) |
此前,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胡德良等代表提出了《關于聚焦碳達峰及碳中和,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建議》(第20212307號)。5月11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就該項建議進行公開答復。答復函顯示,廣州近年來在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方面成績突出,截至2021年2月末,廣州地區銀行機構綠色貸款余額超3800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在推進碳排放交易方面,廣州企業連續7年100%完成碳排放履約。 優化能源結構 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根據答復,2018-2020年,廣州全市累計關停3座燃煤電廠,合計關停燃煤機組9臺、裝機容量共112.5萬千瓦。天然氣發電、集中供熱和綜合能源項目有序發展,新增燃氣發電裝機規模234萬千瓦,截至2020年底,全市天然氣發電(含供熱)裝機容量為371萬千瓦,氣電裝機容量占比從2015年的19%提高到“十三五”末的44%;累計建成太陽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60萬千瓦,比2015年增加44萬千瓦。2019年廣州市能源消費中的傳統化石能源煤品、油品消費比重均較2015年有所下降,清潔低碳能源天然氣、西電東送和省內電力凈調入、本地一次電力(本地水能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消費占比則均較2015年有所提高。 廣州的“智慧斑馬線”采用了太陽能道釘和地埋式人行橫道信號燈。 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廣州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全市碳達峰、碳中和協調推進機制,成立廣州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和綜合協調專班;啟動研究廣州市碳達峰“1+N”行動方案,以能源、工業、建筑、交通、5G和數據中心等行業領域為重點推進碳達峰工作,同步研究投資、財稅、價格、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 嚴格用能管理 對189家“千家”“萬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考核 目前,廣州市已印發實施1個總體方案《廣州市能源資源節約總體方案》和工業、交通、建筑、商貿、綠色生活、南沙區等重點行業和區域的N個工作方案以及《2021年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要點》。 根據答復,廣州市著重在加強重大項目用能管控,完善重點用能單位監管服務機制和加強用能形勢研判等方面嚴格用能管理。2020年,對廣州市189家“千家”“萬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完成各類專項監察任務41家,超額完成了2020年度國家、省下達的26家節能監察任務,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用能單位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6份、節能監察建議書4份。 此外,廣州還利用市能源管理與輔助決策平臺(國家“互聯網+”智慧能源首批示范項目),率先開展“互聯網+”節能監察、對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線上考核,推廣在線監測和數據對接,實施能源利用狀況月報制度,提高用能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及時研判全市用能需求和能源“雙控”形勢。 健全低碳發展 廣州企業連續7年100%完成碳排放履約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經國務院批準聯合印發《廣東省廣州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在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方面,廣州成績突出。 截至2021年2月末,廣州地區銀行機構綠色貸款余額超3800 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累計發行各類綠色債券725.5億元。2019年,廣州聯合香港品質保證局、澳門銀行公會聯合制定大灣區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業務標準并全省推廣。銀行機構為廣州市公交車純電動化項目提供54億元基準利率綠色信貸支持,用于更新9000多輛純電動公交車,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超過65 萬噸,該項目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市長峰會上獲得“綠色技術”獎項。 金融機構開發合同能源管理貸款、節能環保項目特許經營權質押貸款等產品。廣州地鐵發行全國首單綠色發行主體、綠色資金用途、綠色基礎資產支持票據,以及全國首單以地鐵客運收費收益權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項目。廣州市造紙企業發行國內首只支持再生紙項目運營的綠色債券,用于支持廣州造紙廠綠色環保項目。省電力開發公司發行了全國首單光伏行業綠色票據。廣州在整車制造、家電制造行業制定推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指南,通過核心企業白名單管理制度實現產業的綠色管理。設立廣東綠色金融投資控股公司、廣東省廣業中保投綠色產業投資基金、廣州綠色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氫能產業基金等。2021年,廣州地區企業南方電網發行全國首批碳中和綠色債。 在推進碳排放交易方面,根據《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明確控排和報告單位標準。2020年度廣州共有21家控排企業,報告企業7家,要求上述單位按規定編制上一年度碳排放信息報告,并委托核查機構核查碳排放信息報告?嘏牌髽I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和碳交易范圍,需購買部分有償發放配額,完成配額清繳。廣州企業連續7年(2013-2019年度)100%完成碳排放履約。截至2020年底,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2億噸,累計成交金額35.61億元,穩居全國首位,成為國內首個配額現貨交易額突破三十億元大關的試點碳市場。 在開展碳普惠試點方面。廣州碳普惠平臺注冊人數達2.1萬人(累計關注量超過20萬人),15個自愿減排項目備案為廣東省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項目,減排量約12.1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目前,碳普惠平臺已實現用戶綁定的羊城通卡數據與羊城通平臺在線對接,在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建設碳普惠體驗基地。 此外,廣州正組織開展碳標簽(碳足跡)管理體系研究,學習借鑒國內外碳標簽先進經驗,調研主要行業企業需求,并選擇若干典型企業實施碳標簽試點認證工作,在此基礎上研究提出廣州碳標簽管理和推廣辦法。 促進產業發展 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規上產業企業近1300家 近年來,廣州市逐步健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市場機制,產業體系基本成型,產業呈集聚化發展趨勢,產業優勢逐漸顯現。 在推進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廣州已制定印發《廣州市推進環保產業重點領域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目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促進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政策,制定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在打造產業龍頭企業方面,廣州市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規上產業企業近1300家,其中工業企業超900家,高效節能產業已滲透到工業制造、建筑、家電等各個領域。鴻利光電、三菱電機、白云電器、智光電氣等龍頭企業迅速壯大,禾信儀器、怡文環境等企業在各自領域均達到國內頂尖水平。 在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方面,2018-2020年,廣州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約2.8個億元支持9個資環領域項目。2017年至今,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資金安排約0.6億元支持節能應用示范項目建設,安排約1.1億元支持新能源領域項目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市67個試點園區共有20個獲得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補助超1.6億元。鼓勵各區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并納入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內容。 下一步,廣州將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行業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尤其是聚焦氫能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推動氫燃料電池專用車擴大示范應用范圍,提升氫燃料電池專用車的市場占比。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