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三部門重磅發文助力工業領域節能降碳 |
(時間:2022/8/3 8:19:53) |
為落實“雙碳”戰略,加快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8月1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隽笾攸c任務、兩個重大行動以及若干政策保障。
《方案》明確,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到2030年,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六大重點任務助力工業領域節能降碳
《方案》提出六大重點任務,包括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節能降碳、積極推行綠色制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變革和主動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
同時,《方案》明確,開展兩個重大行動。一是重點行業達峰行動,聚焦重點行業,降低碳排放強度,控制碳排放量;二是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提升行動,發揮綠色低碳產品裝備在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撐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方案》提出了2030年前工業領域碳達峰的路線圖,既全面又突出重點,明確了工業領域低碳轉型的重點方向和重點工作。
如此次《方案》的亮點之一是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消費品、裝備制造、電子等七大行業,對各行業分業施策、持續推進,降低碳排放強度,控制碳排放量,制定了明確的低碳發展路線圖。里面提到的電子行業的目標為,到2025年連續拉晶技術應用范圍95%以上,鋰電材料、光纖行業非電能源占比分別在7%、2%以下。
劉合表示,這是國家首次對鋰電材料、光纖行業所使用的能源占比提出要求。鋰電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銅箔等,在生產過程中均需要使用能源。
劉合認為,《方案》的另一個亮點是在政策保障與組織實施部分。《方案》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規、構建標準計量體系、完善經濟政策與市場機制等內容;強調做好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責任落實與深化宣傳交流工作等。這充分表明了《方案》重視協同治理,強化示范項目引領,強調市場化手段運用和法治建設跟進的決心。
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改造
主動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是《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方案》提出,要推動數字賦能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強化企業需求和信息服務供給對接,加快數字化低碳解決方案應用推廣。具體而言,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數字化轉型對于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將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工業生產領域,可以提供整個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碳排放數據,有了數據,就可以監測整個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使用情況,摸清底賬,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去做管理。
其次,工業數字化轉型可以使整個工業系統運行效率更高。工業數字化轉型以后帶來的是更精益的生產,用戶需要多少,企業就生產多少,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能源投入的浪費以及碳排放。
再次,信息技術和其他能源技術相互組合能夠提供綠色能源低碳技術。
此外,《方案》提出要建立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徐洪才表示,這可以促進企業構建碳排放數據計量、監測、分析體系,從而進一步推進“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聚焦能源管理、節能降碳等典型場景,培育推廣標準化的“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和工業APP,助力行業和區域綠色化轉型。
徐洪才表示,《方案》還提到發展綠色信貸,健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套制度等,都是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機制。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指導目錄和項目庫。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利用綠色信貸可以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改造,當然在推進綠色信貸的同時要構建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法律體系,統籌推動制修訂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工業領域碳達峰相關配套制度。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