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包括節能和溫室氣體利用兩個方面。溫室效應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關注。1997年12月,由全球160個國家在日本京都通過了著名的《京都議定書》(KyotoProtocol)。該協定書規定,在2008~2012年期間,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消減5.2%。
據預計,到2030年世界能源消耗將增加70%,按照2006年國際能源展望觀點,全世界使用的主要燃料仍然是石化燃料,其中主要是石油,這將導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幅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將導致大氣溫度上升,如果一直使用目前的技術,到2100年全球的氣溫將上升6攝氏度,對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影響。因此,氣候變化的政府間協商(IPPC)希望把氣溫的上升限制在2攝氏度,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到2050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減少40%?紤]到世界能源消費增長的趨勢,要求工業國家到205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80%。為此,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國家完成到2020年減少30%溫室氣體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發電廠和其他大的能源消耗行業,如鋼鐵、陶瓷(建材)等行業,開發提高能源效率和進行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的技術。
日本通過節能實現減排。日本減排的重點是充分利用能源,所以開發節能技術是其實現減排的主要手段,日本鋼鐵企業提出到2010年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10%。另外,日本鋼鐵工業在高爐和焦爐冶煉過程中利用廢塑料,年利用量已達100萬噸;其他節能措施還包括生產高性能鋼材、副產品利用和植樹。
美國開發鋼鐵新技術。美國雖然不承諾京都協議,但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也開展了大量研究。美國能源部采取國際合作的形式,針對鋼鐵業開發了以下技術:無焦煉鐵技術,用轉底爐生產DRI或粒鐵,作為電爐等的補充原料;LCS激光等直線測量系統,轉爐和鋼包的耐火磚厚度測量,可以減少爐襯更換次數,延長設備壽命,確保操作安全,節省耐材能耗;高強度軋輥,即長壽命、抗腐蝕的軋輥;DOC系統(稀釋氧燃系統),通過一個單獨的高速噴口噴燃氣和氧,使燃氣和氧氣在混合之前就加熱,避免了波峰溫度的出現,減少了氮氧化物,彌散火焰加熱鋼也更加均勻,比噴空氣消耗的燃料更少,安裝簡便、便宜,可以提高軋鋼廠的產量和效率;鍍鋅板廢料鋅去除技術,從鍍鋅板廢料中去除鋅是一個多步的工藝,可以生成沒有鋅的廢料和副產品———鋅。該技術使用了熱腐蝕溶解法,可以去掉鍍鋅廢料表面的鍍鋅層。該工藝可以清洗帶鋼,并提取純鋅。這種去除法把鋅從污染物變成了產品,同時提升了帶鋼廢料的價值。此外,還有熱軋帶鋼性能預報系統,能夠通過軟件在軋制前預報帶鋼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