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十二五】中電投集團“十二五”以來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
(時間:2013-9-24 9:46:53) |
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多年來,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電投集團始終堅持綠色低碳清潔發展,不斷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節能減排,已經從傳統的發電企業轉型成為致力于清潔環保、構建綠色循環經濟的綜合性能源集團。隨著清潔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中電投集團在節能減排方面的貢獻也越來越明顯。
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中電投集團沒有盲目追求規模做大,而是積極調整電源結構,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推進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電源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到目前,該集團電力裝機為8191.27萬千瓦,而清潔能源裝機比例已經達到31.46%,比2010年上升了1.46個百分點,居五大發電集團第一位。自“十二五”以來,中電投集團的清潔能源發電量達到205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64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2億噸。
積極推進火電“上大壓小”,促進節能減排。通過“上大壓小”,中電投集團已經累計關停小火電超過1000萬千瓦,火電平均單機容量由2010年的27萬千瓦提高到目前的30.16萬千瓦;十二五以來,供電煤耗累計降低了17.86克/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5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00萬噸。
推進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中電投集團積極結合企業和區域資源實際,大力推進水電鋁、煤電鋁、煤電化等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實現煤電等資源就地轉化和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也使高載能產業實現低碳清潔發展。目前,中電投集團已經形成蒙東、青海、貴州、寧夏、新疆五大產業集群,產業協同對節能減排的突出效果已經顯現。
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節能減排。中電投集團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大力開展新能源、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究并進行產業化推廣,促進企業向清潔低碳發展方向轉型。中電投集團在上海率先開展燃煤電廠減少PM2.5微顆粒聚合裝置研究與示范。積極探索煤炭綜合利用、循環發展道路。積極開展IGCC潔凈煤發電等一批前沿技術研究。積極打造光伏產業鏈,走出了一條集光伏產品制造、光伏電站建設、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道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攻關,“火電鍋爐節能降耗減排集成優化控制”等節能減排科技項目在國內多個燃煤電廠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和清潔發電技術開發應用也取得明顯效果,遠達環保公司自主研發的年捕集1萬噸液態CO2的工業裝置與國外同等規模相比,投資可降低40%—50%。積極開展燃煤機組包括脫硫脫硝改造在內的綜合升級改造,目前,中電投集團的脫硝機組容量已達到2322萬千瓦,占中電投集團火電裝機比例的40%,脫硝裝置投運率和脫硝效率均有大幅提升;脫硫裝置平均投運率達到98%以上,十二五以來,中電投集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減排7.79萬噸和4.22萬噸。
未來幾年,隨著中電投集團在清潔能源方面,尤其是核電和新能源的不斷發展,該集團清潔能源比例也將持續提升。根據計劃,到2015年,中電投集團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4000萬千瓦,比例達到40%;到2020年,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000萬千瓦,其中水電、核電、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4000萬千瓦、1400萬千瓦和1600萬千瓦,屆時,中電投集團清潔能源比例將達到50%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