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依然保持去年以來發展態勢,實現了較快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463萬千瓦,高于去年同期68.2個百分點,光伏電站累計容量為7188萬千瓦,高于去年同期66個百分點 我國中東部地區已經超越西北地區,成為全國主要增長區域,且光伏電站裝機速度出現大幅度攀升。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主要集中于浙江、山東、安徽和江蘇四省,也同樣實現大幅度增長。 我國光伏發電正在從傳統的西北地區、華北北部地區向南方、東部移動,陜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省份正在成為我國新的光伏發展基地。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局部地區棄光壓力依然明顯,青海、陜西、內蒙古、新疆(含兵團)棄光率有所增加,分別為9%、11%、8%、39%,在該地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在外送通道尚未完善的情況下,部分地區棄光恐進一步加劇。 西北區域 西北區域是我國光伏電站最為集中的區域。 從光伏發電裝機總量上看,截至目前,西北6省(自治區)占據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37.9%,新疆、甘肅、青海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分別位列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省級排名前三;另外,該區域也是我國光伏電站主要的集中地區,截至目前,我國西北部地區光伏發電裝機總量達到3205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達到3160萬千瓦,占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的98.6%。 我國西北區域集中式光伏電站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國西北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37.9%,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增長44%。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較快的地區分別為西藏、陜西,增長幅度分別為129.4%、119.2%。 我國可再生能源消納政策的不斷落實,以及外送通道建設的不斷提速,是西部地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實現大幅度增長主要原因。以陜西為例,預計“十三五”期間,±800千伏陜北—武漢特高壓直流工程、±800千伏隴彬—徐州特高壓直流工程、陜北神木(府谷)電廠送河北南網500千伏工程將陸續投入建設,這為陜西光伏發電電站的大規模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值得關注的是,青海、陜西、新疆棄光率分別達到9%、11%、39%,但是青海、新疆(含兵團)地區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依然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在棄光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該地區光伏發電企業壓力或將逐步增大。

華北區域 華北區域是我國光伏發電較為集中的區域。 截至目前,內蒙古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56萬千瓦,位于華北區域第一位,全國第四位。與去年同期相比,華北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出現大幅度增長趨勢,增長幅度高達76.9%。分析顯示,華北區域分布式光伏已經成為拉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上升的主要動力,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占比已經從去年的23.1%,上升到目前的25.7%。 分區域看,華北區域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都保持著較快增長,但光伏發展區域正在從北向南移動,山西、河北、山東正在成為新的光伏發展地區。2017年第一季度,內蒙古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增速下滑明顯,僅增長27.4%,而河北、山西、山東則為80.9%、153.3%、126.7%。 由于華北區域處于傳統負荷區,相對于西北區域,棄光率較低。根據《太陽能(000591)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河北、山西、內蒙古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將會達到1200萬千瓦、1200萬千瓦、1200萬千瓦、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三個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分別要翻2倍、4倍、2倍、2倍。未來,華北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速還將進一步攀升。

華中區域 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上看,華中區域總體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并不大,裝機容量最高的河南省也僅僅為385萬千瓦。 但是該區域卻是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2017第一季度,華中區域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增長幅度高達206%,高于去年同期92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省份為河南,其次為江西、湖北。截至目前,三省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高于去年同期466.2%、187.5%、158.2%。分析顯示,集中式光伏電站依然是拉動華中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上升的主要力量,河南、江西、湖北,累計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高于去年同期742.5%、219.4%、158.0%。 由于地處傳統負荷地區,且該區域光伏發展尚處于初步階段,未來華中區域集中式光伏電站發展存在一定的增長空間。

華東區域 總體而言,華東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并不大,僅江蘇、浙江、安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較高,分別為385萬千瓦、276萬千瓦、204萬千瓦。 但該區域依然是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最快區域之一。華東區域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高于去年同期234.4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江蘇、浙江、安徽是華東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地區。截至目前,三省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分別高于去年同期466.2%、187.5%、158.2%。與華中區域類似,華東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在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中的比重正在大幅提升,已經從2016年春季的37.6%,上升到今年春季的80.7%。 華東區域光伏電站發展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2017年,該區域集中式光伏電站正在逐步取代分布式光伏發電,成為拉動華東區域光伏發電的主要力量。根據《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江蘇、浙江、安徽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將分別達到800萬千瓦、800萬千瓦、600萬千瓦!笆濉毙袑⑦^半,三省均未完成一半目標,特別是浙江、安徽僅為276萬千瓦、204千瓦。未來,兩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迎來一定幅度的提升。

南方、東北區域 受到當地光資源限制,我國南方、東北區域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相對較低,但兩個區域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依然實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 今年春季,南方區域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84萬千瓦,高于去年同期78.6個百分點,東北區域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136萬千瓦,高于去年同期288.6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南方區域各省份中,廣東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較快。截至目前,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5萬千瓦,高于去年同期136.5%,而云南省則出增速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高于去年同期32.9%。東北區域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出現大幅度增長的趨勢,遼寧、吉林、黑龍江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分別高于去年同期194.7%、588.9%、157.1%。 今年春季,廣東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為175萬千瓦,距離《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規定的600萬千瓦目標,存在巨大差距,未來廣東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有一定幅度上升空間。由于于棄光壓力,云南省光伏發電企業未開將存在一定的壓力。東北地區,受到光資源,環境限制,未來發展空間有限。


綜合分析顯示,2017年春季,我國依然保持2016年以來高速發展的態勢?傮w而言,東部、中部、北部地區光伏電站建設速度高于西北部地區,但是隨著西部光伏基地外送通道的逐步完善,以及各電力交易中心對于可再生能源消納給予的政策支持,未來,西北部地區依然是我國光伏電站發展的主戰場。 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由于中東部地區現行市場機制下無法體現分布式發電就近利用的經濟價值,限制了分布式光伏在城市中低壓配電網大規模發展,在商業模糊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展面臨一定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