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北谷城:光伏扶貧“照亮”貧困群眾致富路 |
(時間:2017-9-13 8:33:29) |
光伏發電具有一次性投資、長期受益、旱澇保收、無市場風險等優點,近年來,鄂西北山區谷城縣始終把光伏扶貧作為扶貧重點工程之一來打造,光伏扶貧迅速成為該縣挖掘資源稟賦優勢、破解產業匱乏難題、實現轉型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成為貧困村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保障貧困人口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重要路徑。 上午10點,五山鎮九里崗村村民閔長清和馮榮根自發來到村里光伏基地,清洗太陽能面板,參加義務勞動。 閔長清說,光伏發電一家分了4000塊錢,解決了孩子上學的生活費,幫助不小。 基地位于村里一處荒坡高地,一大片排列整齊的太陽能光伏蓄電板呈現在眼前。原來,作為省定貧困村,去年,九里崗村在市直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投入210多萬元,建成了這座26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到年底,光伏電站不僅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萬多元,還讓全村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中收益。 供電部門為確保貧困農戶早日受益,安排專人現場勘察,上門與村組對接溝通,介紹報裝流程,及時跟蹤報務,確保了全市首個光伏精準扶貧項目順利建成,短短兩個月就實現了并網發電。五山鎮供電所副主任劉海波介紹,要用最短時間完成配電網的建設與改造,光伏發電電費補助按月及時足額撥付到村委會和業主,確保群眾早日受益。 到今年3月,光伏電站的發電收入已達到25萬元。為進一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工作隊與村干部研究后,決定把光伏發電的收益按照“721”的模式進行分配。九里崗村支部書記董章有介紹,“721”模式就是70%收益分配給貧困戶,20%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10%用于光伏發電的折舊費用。 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有了新途徑,村民自發找到村委會,要求參加義務勞動,回報各界對他們的關愛和幫助。現在,九里崗村26戶脫貧戶在自由安排農業生產的同時,積極參與公益性勞動,不僅消除了貧困戶“坐等”扶貧的現象,而且促進了村級各項事業均衡發展。 目前,谷城縣已在7個鄉鎮17個村建成光伏電站,建設規模達2340千瓦,其中并網發電的有7個村825.9千瓦,受益農戶達到150多戶近1000人。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