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金華市家庭屋頂光伏發展位居全省第一 |
(時間:2017-11-8 11:18:14) |
自2013年第一家居民光伏并網成功后,金華市持續多舉措聚力發展居民光伏,2016年后出現“井噴式”發展。截止2017年10月底,全市并網家庭屋頂光伏21549戶,總容量161.165兆瓦,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全市并網居民光伏6783戶;2017年1至10月新增居民光伏13703戶,容量達103.481兆瓦。 一、政策引導,構建良好環境。 針對光伏發電融資難題,金華市政府設立20億元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出臺市級補助政策,消除地區投資成本差異,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外地優質企業來我市投資建設光伏項目。市本級出臺了《金華市加快光伏應用實施方案》,明確2018年12月31日前,在市區注冊的光伏應用企業,在市區范圍內建設的企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居民家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自并網發電之日起,在國家、省補政策基礎上按所發電量再分別補0.2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連續補貼3年。在光伏發展濃厚氛圍中,蘭溪柏社鄉崗嶺下村的光伏養老模式,亮出全省第一張分布式光伏結算單;武義縣桐琴鎮被列為省級能源示范鎮,磐安縣被列為省級光伏小康工程試點縣。 二、商業運作,探索“金華模式”。 金華市居民光伏基本堅持市場化運作,以支持培育市場主體為主線,發改牽頭,經信、建設、農業、農辦、電網等部門合力推進。目前,全市涉及分布式光伏開發應用的企業多達300多家,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日益顯現。依托分布式光伏企業的智力和技術優勢,通過統籌規劃、政策引導、質量監督等,不斷提高分布式光伏發展規模,推動全市分布式光伏向縱深發展。全額購買、“光伏貸”借款、租賃的“光伏養老+理財”模式基本形成,農戶可以根據自身條件機動選擇,擴大了農村居民光伏惠及面。市發改委聯合市供電公司,順應農戶需求,出臺了按月結算、支付上網電費、發電補貼的政策,讓農戶享受到按月領取額外“養老金”的喜悅。 三、并網提速,簡化審批流程。 針對過去存在的“并網手續辦理慢”問題,金華市創新提出并網服務職能全部下放到各縣(市、區)供電所,并出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操作指導意見(暫行)》、《關于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服務工作的若干補充意見》、《關于優化低壓用戶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服務機制的通知》等政策,建立嚴格的居民光伏業務時限考核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全額上網居民光伏業務,建立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網絡。全網82個供電營業窗口全部配置了專項負責分布式電源并網工作的業務人員,專門開辟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申請綠色通道,提供免費并網服務。單個光伏產品從受理到并網的時間從2005年的近三個月縮短為如今的不足三天,并網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提升服務,規范市場秩序。 分布式光伏市場龐大,分布式光伏企業如雨后春筍,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市場亂象。金華市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光伏產品、光伏發電工程和建筑安裝光伏的質量標準,制定項目建設、施工安裝、安全管理等系統規范性文件,切實保障項目建設質量。嚴格市場準入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在大力擴大市場規模的同時,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強產業監測,建立行業協會,建立光伏產業發展信息監測體系,對光伏電池及組件制造、應用市場、行業管理等實施動態監測,為行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通過打造電站監控系統、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app、問題電站“一小時響應”服務承諾、4008客戶服務熱線7×24小時服務等系列舉措,為農戶創造優質的分布式光伏使用環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