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內蒙古:建甌發展光伏產業照亮脫貧路 |
(時間:2017-12-20 10:36:25) |
“陽光越充足,發的電越多,村集體的收入就越高。光伏發電解決了我們村集體脫貧難題,實現了‘造血’式扶貧!12月14日,建甌市東游鎮盛前村支書葉恭貴高興地說,村里的光伏電站建成不到3個月,村集體入賬5000多元。 數據顯示,至12月上旬,建甌市36個貧困村級光伏電站累計發電76.38萬度,實現收入 74.85萬元;496戶貧困戶從光伏電站中戶均收入3750元。 今年來,建甌市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一號工程”來抓,創新精準扶貧模式,為36個貧困村“量身定制”光伏發電項目。該市實行市統籌、鄉鎮協調、落實到村、到戶的協同推進機制,嚴格標準,明確責任,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發改局迅速完善了光伏發電項目申報審批、政策補貼等手續完備工作;供電公司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加派人手對貧困村容量不達標的變壓器進行了改造增容,并完善了光伏發電項目的電力報裝、工程驗收、并網等相關工作。 “光伏扶貧是精準扶貧項目之一,它將光伏應用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變‘漫灌’為‘滴灌’,變‘輸血’為‘造血’,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20年可產生穩定的收益!苯óT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說,為解決扶貧資金問題,該市積極向上級申請地方政府債券資金1900萬元幫扶貧困村,安排用于貧困村光伏發電產業。綠甌公司為貧困戶提供小額扶貧貸款擔保支持,由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發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解決貧困戶的光伏電站建設資金問題。 光伏“照”亮村集體,已照亮貧困戶。該市還按照“政府主導,企業經營,貧困戶自愿”的原則,讓貧困戶可通過自由選擇分散性建設和集中式建設光伏扶貧電站。像由圣元清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建設1000KW光伏電站,由200戶貧困戶通過小額信貸籌資認購,公司讓利給農戶每年3750元,目前累計發電53.13萬度,實現收入52.05萬元。 “自己年紀大了加之身體又不好,沒有辦法外出打工,入股光伏發電項目后,每年就有了一筆較為固定的收入。”不久前,領到光伏電站3750元分紅款的東游鎮盛地村貧困戶林世忠喜不自禁。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