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爆發式增長后迎來“成人禮” 光伏發電嚴控新增指標 |
(時間:2018-6-5 9:35:18) |
近日,光伏行業突迎政策性大調整。根據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2018年不安排有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指標,年內安排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指標為10GW。但與此同時,對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是“放開的”。 裝機規模高速增長的光伏發電日前踩下一腳“急剎車”。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這意味著,在巨額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面前,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監管政策迎來重大改變,嚴控規模、嚴控指標成為主旋律。 近年來,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增速過快、補貼缺口持續擴大等問題日益凸顯,影響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其中部分地區分布式光伏呈現出發展過快,與電網不協調等問題。值此背景,《通知》一方面要求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根據行業發展實際,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 另一方面,對于今年新增建設規模安排,不是要限制光伏發展規模,只是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項目優化新增規模。《通知》稱對光伏扶貧仍是支持態度,對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的要求則是有序推進,今年視光伏發電規模控制情況再行研究。對于光伏扶貧項目,各地要在嚴格審核的前提下,及時上報項目計劃,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審核通過后及時下達。 在分布式光伏方面,2018年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建設規模。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自用電量免收隨電價征收的各類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并網服務費。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該類項目必須接入公共電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目前在建和擬建的項目只能等待明年的有補貼并網指標。 對于新增指標嚴控的同時,光伏發電補貼退坡也在加快。自發文之日起,新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業內認為,時隔5個月再度下調標桿上網電價,打破了此前一年一調的慣例,意味著今后電價調整頻次會加快。同時,采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 新建普通光伏電站全部通過競爭性招標形成上網電價。各地、各項目開展競爭性配置時,要將上網電價作為重要競爭優選條件,嚴禁不公平競爭和限價競爭,確保充分競爭和建設質量。這實際上把光伏平價上網政策從原定的2020年向前推了兩年,未來普通地面光伏電站都將是不依賴國家補貼的平價上網項目。根據新能源補貼退坡機制及2020年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的目標,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連續三年進行了大幅下調,降低了社會負擔,提高了光伏發電產業競爭力。 能源局將此舉解讀為“既是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曾指出,國家的確在控制光伏包括分布式光伏的裝機規模,主要擔心發展失控,畢竟現在補貼資金的缺口很大。多家分析機構預計,受新政影響,2018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可能下滑到35GW左右。 但對于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是放開的。業內認為,開發總量的“急剎車”將刺激行業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向無補貼模式發展,光伏發電行業經濟性及競爭能力提升趨勢明顯。而對于光伏企業而言,一方面在國內開拓、完善無補貼項目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則成為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