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王仲穎:政企合力 光伏產業前景無限好 |
(時間:2018-6-15 10:06:43) |
《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內簡稱“新政”)出臺之后,光伏圈很多人都慌了,大多數人看到的新政只有“降補貼、降規模和降電價”,似乎光伏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事實上卻并非如此。“很多人對新政存在誤讀,國家并沒有限制光伏發電的規模,從長遠角度看,光伏產業的市場非常可觀,可以說是未來無限好。”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對記者堅定地表示。 補貼退坡大勢所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美麗中國,首先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調整能源結構。這就是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底牌。新政出臺讓不少光伏企業心存疑慮,而這些企業沒有看到行業未來發展存在很大的空間。 王仲穎分析說:今年兩會已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指出要調整能源結構,第一次是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的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第二次是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提出,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我國的經濟發展還處在中高速的增長期,能源消費量還將繼續增長,要調整能源結構,不僅存量要靠綠色能源,增量部分更是需要綠色能源的保障,所以,“像光伏這樣的綠色能源存在更多發展機遇,未來的光伏市場不會萎縮,只會越來越大。” 此次新政出臺根本目的在于解決補貼問題和如何將有限的補貼發揮出最大的產業發展支持效果,并不是要控制光伏產業發展的規模。王仲穎認為,“按現在的補貼模式走下去,不利于企業技術進步和光伏市場規模化發展,只會讓光伏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窄。” “實際上,從光伏產業發展的自身歷程來看,特別是在過去5年,組件成本大幅度下降,據一些光伏企業家講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如果不考慮技術外的成本,例如省間消納利益壁壘、土地成本和融資成本,光伏電站在1-2年內即可平價上網。實際上,德國的光伏、丹麥風電的支持政策都在轉變,雖然具體的措施不同,但大趨勢是從政府的補貼逐步轉向市場競爭。”王仲穎向記者表示。 規模由市場來決定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已占據世界第一的寶座,根據光伏行業協會數據統計,去年光伏新增裝機超過50GW,由于新政出臺,很多人對今年光伏發展規模持悲觀態度。但多數能源央企認為每年30GW的新增裝機足以支撐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王仲穎認為,“我國光伏市場規模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需要政府補貼的項目規模。這部分規模取決于政府的補貼額度,目前看,政府的補貼額度已經沒有擴大的空間了,基本到頂了,如果能夠采取競爭的措施,鼓勵先進技術,這部分的發展規模到年底有可能超過預期,所以,531新政對這部分的規模增長是有利的;第二部分是不需要政府補貼的項目規模。從調整能源結構和增加清潔能源供給的角度看,企業有多大能力,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這部分規模做得越大越好。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我國的光伏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那么就以德國為例,國土面積與我國四川省不相上下,人口8000多萬,德國目前光伏裝機超過40GW,到2020年的目標是52GW,我國大部分省份的資源都不比德國差,如果我們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能達到德國這樣的水平,還愁能源結構調整不了嗎,可以想象,未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一定要讓最優秀的企業通過競爭的方式得到補貼,讓補貼的錢用在刀刃上。讓具備先進技術的企業拿到補貼,讓有限的補貼做出最大的規模。”王仲穎對記者表示。 政企雙方需合力 記者了解到,新政出臺之后,由于不限制不需要補貼的光伏電站的規模,相關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必須要盡快擺脫補貼,建設不需補貼的光伏電站。政策在倒逼企業不斷推陳出新,更新自身的技術,期待讓成本降得更低。 同樣,光伏產業的發展也需要政府在體制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王仲穎說:我國的光伏產業存在融資成本高、土地利用成本高,以及省間消納利益壁壘等問題,這恰恰是政府進行全面深化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王仲穎介紹,阿聯酋近期招標的一個光伏項目,上網電價折合人民幣不到0.2元/kWh,發電組件用的中國企業產品,其土地、融資成本不到我國的1/5;丹麥,2017年,風電占全部消費電量的43%,2020年要實現50%的目標,丹麥能夠達到這么高的風電消納比例,主要是依靠北歐電網和歐洲電網的支持。“我國有世界上最強、最先進的,遍布全國的電網,同丹麥和德國相比,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上升空間也是巨大的。”王仲穎說。 國家能源局日前已明確表態,要從五方面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的發展,一是要抓緊研究光伏發電市場化時間表路線圖;二是要大力推進分布式市場化交易;三是要減輕企業負擔,為光伏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四是要抓緊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五是要多措施并舉擴大消納,進一步減少棄光限電。 由此可見,我國的光伏產業未來發展依然有強勁的動力和后勁兒,正如王仲穎所說:“只要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光伏未來的發展必將無限美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