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1月2日組織召開了一次關于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的成果座談會,會上強調了光伏仍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清潔能源,未來會得到更多支持;2022年前國家會持續提供補貼,2019年光伏行業相關政策則會加速出臺,將大幅提高“十三五”光伏建設目標。 在該會議上,新能源司主要領導提了五點:1、光伏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清潔能源,未來會更支持,絕不會變化。2、明確光伏會繼續有補貼支持,同時保證規模。3、能源局正在做十三五規劃調整,大幅提高光伏建設的目標。4、加快速度出臺明年的政策,穩定市場預期。5、認可戶用單獨規模管理,和工商業分布式區分開,給予更多的支持。 中國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始于上世紀70年代,但受制于發電成本的高昂,2000年前國內光伏裝機大多限于小功率獨立電源系統,并未實現大規模發展。2009年我國啟動廣電技術應用示范項目、金太陽示范工程以及光伏電站特許招標,揭開了中國國內光伏發展的大幕。 光伏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按照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類,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 2014年之前,光伏電站主要實行核準制,審批權限集中于地方能源局。隨著國內光伏發展逐步進入加速階段,標桿電價等一些列政策的完善,指標發放收歸國家能源局。隨著政府政策的持續出臺,中國光伏裝機量持續穩點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占總發電設備容量的7.3%,同比增長2%;2018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24.3GW,與去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其中,光伏電站12.06GW,同比減少30%;分布式光伏12.24GW,同比增長72%。2018年1-7月我國新增裝機容量已超過30GW,2018年下半年光伏需求將大幅下降,預計全球裝機量將出現首次下滑,預計2019年起預計將重回增長。 根據2016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105GW、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為5GW。事實上,截止2018年9月份,中國光伏發電累積裝機已經達到165GW,遠超“十三五”規劃的目標。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由于受新政影響和產能擴張,硅料供應存在供過于求現狀,低品質硅料產能缺乏競爭力將會被淘汰。同時龍頭企業紛紛擴產搶占市場份額,預計未來硅料將趨于寡頭壟斷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