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央首次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的背后 |
(時間:2021-7-2 9:07:22) |
十四五”元年、平價上網元年,光伏迎來全面大爆發。中央首次將光伏、風電等定為主體能源,為光伏注入強勁動能。 2021年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九次會議研究了兩個議題,其中之一,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 在官方的通稿中,中央財經委會議指出,“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據“草根光伏”查詢了解,“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樣的措辭是首次出現在中央會議的通稿中,表明中央已明確將光伏、風電列為市場上的主體能源。就此,光伏、風電也首次由替代能源,躍升為市場主體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4月22日,中美領導人氣候峰會召開。國家領導人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中表示,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國家高層的這一表態,進一步明確光伏主體能源的市場地位。 光伏主體市場能源地位的確立,成為光伏產業壯大發展的政策推手。在中央利好政策支持下,4月份以來,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系列的好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如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金十條”、2021年光伏新政、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新政,還有近期推動整縣光伏試點政策等。 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正不斷發酵。首先,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光伏企業上市隊伍在擴大,近期有阿特斯和晶科能源旅美歸來準備在A股上市。二級市場上,震蕩市中,光伏概念股異軍突起,接棒白酒成為資金熱捧對象。 光伏如此之火,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的“頂層設計”功不可沒。 光伏為啥如此之火? 儼然已與上世紀90年代的股票,本世紀初的房子有一拼的態勢了呢? 顯然,中央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有著更深層次的大國戰略考量。“草根光伏”分析,大國戰略的彈著點主要在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首先,光伏發電是清潔能源,符合當下能源轉型的需求。國家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在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污染大,資源潛力有限的背景下,光伏發電無疑是最好的替代能源之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山青水綠的美麗中國,不能沒有光伏。 第二,光伏發電具有發電和投資的雙重屬性,可助力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大任。到2020年,國家已成功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但做反貧風險控制仍需光伏繼續添力。 第三,光伏發電是可持續能源,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這在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趨于枯竭,石油定價權為美元霸權所主導的現實下,發展光伏發電無疑是提高國家能源安全閥值的一個優先選擇。 第四,光伏產業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對促進國內外經濟“雙循環”有積極作用。當前,在我國主要的支柱性產業中,各地的房價的漲勢已成強弩之末,且房地產業已沉淀了大量的金融資產。在進一步推高房價,恐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相對于房地產或其他產業,光伏業的資金的“虹吸”效應并不明顯,資金融通、流轉的靈活性比較高。也就是在壓制房地產的情況下,國家希望創造一個拉動社會和經濟的新增長極。 改變過去專注“鐵公基”的投資模式,構建一個全產業鏈、全民參與的經濟拉動模式,這是國家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的另一戰略考量。從新能源產業空前活躍的盛況來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正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模式之一,而傳統的煤炭、油氣,“鐵公基”、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角色正逐漸被淡化。 更重要的是,全年溫室氣體排放逐年上升,整個地球村生態環境惡化的背景下,發展新能源逐漸成為全球的共識。國家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既可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又可將此模式復制推廣到海外,形成“國際大循環”的效應。所以,再考慮到這一點,國家鼓勵發展光伏可以說是一石多鳥。 第五,相對于大型水電站,光伏屬于分布式能源,即便是集中式光伏電站,容量大到幾十MW,可相對于大型能源基地,也屬于分布式能源。國家將光伏列為主體能源,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還有一個考慮是未來發生戰爭時,光伏發電的分布式屬性可以更以從容應對敵方攻擊電力樞杻帶來的風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