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全國首批BIPV廠房屋頂光伏項目在鹽城并網發電 |
(時間:2021-8-27 9:03:09) |
8月19日,全國首批BIPV廠房屋頂光伏項目在鹽城市建湖縣正式并網發電。BIPV即光伏建筑一體化,是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物上的技術。與傳統彩鋼瓦結構不同,直接在屋頂采用BIPV板,即光伏幕墻,不僅解決屋面生銹、荷載不足等問題,最關鍵的是通過太陽能發電,滿足企業用電用能,極大地減少了投資成本。 此次并網發電的建湖悅陽二期光伏電站BIPV廠房屋頂光伏項目,總面積33320平方米,采用280W單晶組件12012塊,總裝機容量4.56MW,10KV電壓等級接入用戶側電網,總投資1960萬。據測算,投產后首年發電量約為537萬千瓦時,25年總發電量可達到1.25億千瓦時,25年總量可以節能減排標準煤4.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達12萬噸。據計算,按一棵樹一天吸收16千克二氧化碳進行測算,相當于種下了820棵樹。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全力支持該項目的實施,直接打通了“綠色通道”,對于悅陽二期光伏電站項目,在多次優化方案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級公司申請業擴配套資金近400萬元,為用戶新上2條10千伏線路供電。并在1周內(按常規流程需要一個月)就完成了接入系統評估、設計評審等工作。客戶經理全程跟蹤服務,所有前期評估評審和后期上網接入手續都不需要客戶上門跑,由客戶經理一個人辦,使得該項目在1個月內即完成安裝和并網。 作為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形式,BIPV產品應用形式多樣、應用空間廣闊,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新能源應用方式。目前,作為江蘇省首批、鹽城市首家屋頂光伏示范縣的建湖,正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任務,通過招引完善一批光伏產業鏈配套項目,科學布局異質結電池、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著力打造功能齊全、配套完善、集聚度高的光伏產業一體化基地,從而打造“促進能源轉型、保障電力供應、降低用電成本”的建湖樣板。據了解,建湖作為整縣屋頂光伏創建示范縣,目前已在企業、醫院、農房、行政樓等進行試點,涉及產業經濟、農業農村、民生建設等多個領域,通過屋頂光伏配置,讓節能環保進企業、進醫院、進農村,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實現資源有效利用。 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積極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戰略決策,全力配合整縣分布式光伏示范縣創建工作,僅從電網配套優化來說,該公司拿出了最精細化的方案,規劃建設15項主網基建工程,投資8億元,新增主變容量84萬千伏安,新增或改造輸電線路244公里;摸排全縣281條10千伏配電線路、5817臺變壓器運行情況,詳細編制了線路可開放并網容量明細表和配變可開放負荷明細表;加強10千伏配電網線路升級改造和并網服務項目儲備,計劃投資公共配網網架建設1億元,確保光伏能源全額消納。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建湖供電公司選擇的試點涉及產業經濟、農業農村、民生建設等多個領域。通過屋頂光伏配置,解決電能的同時,增加盈利收入。以金洋機械公司為例,年用電量1690萬千瓦時,屋頂面積6800平方米預計裝機容量0.8MW,預計投資320萬元。25年共能減少碳排放21252噸,每年提供收益約10萬元。在新型農村集中居住區進行試點,無疑為鄉村振興助力加碼。恒東社區共計有住房62棟,每戶裝機規模約6千瓦,總裝機規模為0.816兆瓦,預計投資326.4萬元。25年共能減少碳排放21677噸,每年能為居民提供5—10元/平方米的屋頂租賃費。節能環保又增收,屋頂光伏讓農村人的日子越來越好。 據了解,該公司著力打造特色電力服務,打通綠色流程,切實為示范創建工作保駕護航。對低壓接入用戶,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申請接入,即申請、勘查、答復供電方案1個工作日,驗收、裝表送電1個工作日。對低壓工商業接入用戶,采取“2+1+1”服務,申請當日現場勘查后,當日完善接入系統評估方案并報市經研所,2個工作日內出具答復意見,初步設計1個工作日審查完畢,驗收、裝表送電1個工作日完成。 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劉捷介紹道:“對于當地農戶,10千瓦裝機容量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前12年可以帶來每年約500元的收入,后8年可以帶來每年約2200元的收入。對于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和工商業廠在享受光伏發電自發自用的部分,均可以按原用電類別電價的85—90%與投資公司結算,節約大量用電成本。”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