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印度光伏行業在2021年加快了部署的步伐,但如果沒有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其市場增長可能將會更加強勁。
根據一份名為《印度2021年第三季度光伏市場更新》報告,印度在2021年第三季度安裝了2,835MW的光伏系統,與2021年第二季度的2,488MW相比增長了14%。而在2021年前9個月,安裝的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為7.4GW,與2020年的前9個月安裝的1.73 GW相比增長了335%。
2021年,光伏行業面臨原材料價格、運費和組件價格上漲的問題和挑戰。盡管面臨這些挑戰,印度光伏行業仍取得了重大進展,并為充滿希望的2022年做好了準備。
保障稅終止和ALMM名單的發布
不利于印度光伏行業發展的保障稅在2021年7月29日終止,這標志著印度光伏行業的業務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隨著2022年4月開始實施基本關稅(BCD)計劃,印度國內光伏組件制造商希望通過這種關稅壁壘幫助他們與價格更低的進口產品競爭。
對正在實施的光伏項目產生重大影響的另一事項是,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規定,光伏開發商只能從2021年4月10日以后發布的光伏組件和制造商清單(ALMM)中采購組件。
雖然業內人士認為這份清單將為印度國內組件制造商提供激勵和支持,但也有人士認為,印度本土組件制造商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而在2021年,印度貿易救濟總局(DGTR)對從越南和泰國等國家進口的光伏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面,該國光伏開發商呼吁暫停調查。
500kW的負載凈計量激勵屋頂光伏市場發展
對印度屋頂光伏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一項發展是,印度電力部決定允許對屋頂光伏系統的凈計量負荷達到500 kW或達到批準的負荷,以較低者為準。
屋頂光伏系統原來的凈計量上限為1MW,直到印度政府提議在2020年12月將其大幅削減至10kW。一些利益相關者認為這個提議將會影響屋頂光伏市場的發展。在受到業界人士的強烈反對之后,印度政府終于做出讓步,批準采用裝機容量為500kW的凈計量規則。
Prabhu指出,“這項批準500kW以下光伏系統凈計量的命令消除了籠罩在光伏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并使屋頂光伏市場再次活躍起來。”
追究配電公司拖延支付費用責任
為了應對配電公司(DISCOMS)在支付給光伏開發商費用方面的拖延行為,印度電力部發布了有關適用于購電協議(PPA)和輸電服務協議的滯納金的新規定,在這些協議中,其電價是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的。
根據新規定,在到期日起七個月后對賬單未支付滯納金的配電公司將被禁止從電力交易所獲得電力,或者在支付賬單之前不會被授予短期開放訪問權。許多人認為此舉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商提供了一些喘息機會。
安得拉邦高等法院裁定該邦的配電公司在2021年12月29日之前必須支付光伏和風電開發商的費用。
在2021年預算計劃中,印度發布了一項配電部門改進計劃,該計劃在五年內的支出為3.05萬億盧比(約合419.2億美元)。該計劃旨在協助配電公司改造基礎設施,包括預付費智能電表、饋線分離、升級系統和財務改進。而這一清潔能源計劃能否獲得成功都將完全取決于配電公司的財務狀況,因此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投資重振配電公司。
SECI公司簽署電力銷售協議(PSA)
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與多家配電公司簽署了電力銷售協議(PSA)。其中,一個重要的交易是簽署了與制造相關光伏項目的電力銷售協議(PSA),該項目以2.92盧比(約0.040美元)/kWh的價格拍賣的12GW光伏項目的電力。由于配電公司不愿意以如此高的電價購買電力,SECI公司與光伏開發商協商,將電價降至2.54盧比(0.034美元)/kWh。其電力銷售協議(PSA)最終以2.61盧比(0.035美元)/kWh的價格簽署,外加3GW項目的交易保證金為0.07盧比(0.0009美元)/kWh。而對于其余的9GW,其采購電價為2.49盧比(約0.034美元)/kWh,其中包括SECI的交易保證金。這些光伏項目將于2024年9月至2026年間分批投產運營。
PLI計劃推動印度國內制造業發展
為了向印度國內制造業提供發展動力,印度政府批準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的提案,該提案實施了“高效光伏計劃”的生產關聯激勵(PLI)計劃,將以450億盧比(約6.05億美元)的投資生產吉瓦規模光伏組件。
PLI計劃的資金分配預計也將從450億盧比(約6.054億美元)提高到2400億盧比(約32.2億美元)。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署(IREDA)宣布在PLI計劃下建立至少10GW垂直集成高效光伏組件制造能力的成功投標者名單。PLI計劃獲得了445億盧比(約合5.98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生產的組件總裝機容量為10,483MW。
Mercom Capital集團首席執行官Raj Prabhu表示:“隨著印度國內生產商希望利用PLI計劃從2022年4月開始征收的40%的基本關稅,光伏制造業繼續快速增長。”
保護瀕危鳥類導致拉賈斯坦邦的光伏項目擱淺
印度最高法院命令將拉賈斯坦邦的電力線路轉移到地下以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印度大鴇,這勢必會推遲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投產的光伏項目。該項目的光伏開發商通過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希望取消該命令。拉賈斯坦邦的光伏項目目前已經擱淺。
現在行業人士都在關注印度最高法院和政府的決定。他們與光伏項目開發商一起,必須找到一條既保護瀕危鳥類又符合印度清潔能源目標的方法。
一些好消息和壞消息
印度電力上訴法庭(APTEL)裁定,出于電網安全以外原因的可再生能源限電應在未來按PPA中約定的電價進行補償。對于因限電而面臨巨大損失的光伏開發商來說,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并向負責限電的公用事業和負荷調度中心發出強烈信息。
印度電力部將已投產的光伏和風能項目的州際輸電系統(ISTS)收費豁免延長至2025年6月30日。該豁免僅適用于州際輸電系統(ISTS),該命令立即生效。其豁免也適用于2025年6月30日之前投產的抽水蓄能發電項目和電池儲能系統。
印度商品和服務稅(GST)委員會建議將光伏組件的商品及服務稅從5%提高到12%,這增加了光伏開發商在這一年所面臨的價格上漲挑戰。目前,合同總價值的70%被考慮用于光伏組件供應,此次增稅很可能會使項目成本增加5%。
Mercom Capital集團首席執行官Raj Prabhu表示:“盡管存在供應挑戰,但印度光伏市場正向著發展最好的一年邁進,而2020年是印度光伏行業最糟糕的年份之一。盡管光伏組件價格高昂且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們預計2022年印度光伏市場將會出現強勁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