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今年歐盟光伏新增裝機量將超預期 |
(時間:2022/3/31 9:03:38) |
近日,歐盟發布了能源獨立路線圖,力求從天然氣開始,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依賴。3月15日,歐盟理事會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專家認為,歐洲大概率會加速光伏布局與應用,今年歐盟光伏新增裝機量可能會超出預期。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也將隨之增加。
據悉,歐洲是2021年度全球第二大光伏裝機市場,新增裝機量約26GW,同比增長34%。歐洲也是我國光伏組件出口的第一大海外市場,2021年我國對歐洲出口45.3GW,同比增長54%,占據我國光伏組件出口總體份額的45%。
歐洲各國開始重視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這就必然依賴光伏、風電以及核電,光伏是其中的重點。德國已經先行一步,在2月28日提出了新的立法草案,將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目標從2050年提前至2035年。為實現目標,光伏新增裝機量擬從2022年的7GW逐步增加到2028年的20GW,此后保持該水平直至2035年。歐洲今年新增裝機量有望大幅提升至35GW甚至40GW。
歐洲超過1/3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目前歐洲的天然氣、煤炭及原油期貨已大漲,本次能源漲價將會推動歐洲各國重視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以改善能源依賴現狀。
集邦咨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歐洲面臨巨大的能源問題,可再生能源發展需求強勁,組件企業可將貨源轉銷至歐洲其他地區,擴展除烏克蘭之外的歐洲市場。”
從歐洲各國光伏市場來看,9個GW級市場占據了歐洲整體市場約80%的份額。2022年歐洲總裝機需求預計將達到37.3GW,同時隨著歐盟提出各項政策規劃,為實現2030年1000GW光伏裝機目標,歐洲可再生能源市場有望進一步加速發展。
在高需求的景氣度下,預計歐洲市場對于光伏組件價格的接受度較高,并且由于歐洲分銷市場的存在,2022年歐洲光伏組件進口將會整體保持量價齊升的態勢。中國光伏企業可以抓住機會,加緊布局歐洲市場。
歐洲新能源加速應用,只不過是全球能源革命序章中的一個縮影。我國光伏企業要發揮光伏產業外向型發展優勢,抓住這次能源革命機遇,推動光伏產業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
現在世界正處于能源變革關鍵期,從化石能源走向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能源體系,需要構建一個以光伏為主體,風能、儲能、氫能及智慧能源互聯網協調發展的無碳新能源時代。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光伏已成為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未來光伏度電成本有望降至0.1元以內,光伏將成為全球綠色轉型的生力軍。”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
我國光伏產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在產能、產量、品牌、技術等均保持全球領先,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光伏領域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2021我國光伏組件總出口量100.55GW,同比增長27%;海外光伏發電項目簽約125個,金額57.1億美元,裝機容量超過10GW,涉及47個國家和地區。
專家建議,我國部分光伏領軍企業采用與國外大型光伏企業強強聯合的方式,匯聚資金、人才、技術資源,共同開辟出更廣泛的國際市場,形成承擔大型規模國際工程項目建設的能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示范工程,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豐厚利潤的同時,打造出更加突出的品牌影響力。
同時,我國部分光伏領軍企業積極參與和推動光伏領域國際組織建設,為自身在對標國際標準、技術人才交流、企業形象塑造等方面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也增強了企業在全球光伏行業中的公信力和話語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