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月,臘八不久,隨著大功率電機動力系統測試(超長時可靠性試驗)的圓滿結束,虬龍科技在電機及控制器領域又取得了傲人的成果。該系統通過研究電機控制系統實時通信、驅動控制與能量回收策略等問題,完美的解決了大功率電機高功率高扭矩下的操作邏輯、驅動邏輯、能量損失、拖拽效應等問題,實現了電動摩托車領域動力系統的階躍式提升,讓其操控感受大大優于傳統汽油動力,同等功率下,扭矩是汽油機的三倍。 虬龍科技作為三年前新能源領域橫空出世的一批黑馬,從被阿里巴巴合伙人投資創業,到北極光數千萬領投,從白幽靈亮相到輕蜂電動車量產上市并熱銷。一直在給行業帶來一股新能源的清流。

三年來,虬龍科技在電動摩托車動力系統領域,持續潛心研究,重點突破。先后解決了電機在功率密度、電機溫升及電機轉矩等諸多方面的工程技術問題,電機的外特性曲線不斷優化;電機控制技術也從直流無刷控制(傳統的6步方波粗放控制)發展到弱磁矢量精細化控制,在矢量控制算法及駕駛操控感算法方面取得突破性技術研究及應用。電機系統功率密度和效率不斷提升,并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形成了7kW、12kW、25kW、40Kw、單電機和多電機、風冷和水冷等動力系統系列產品,并確定了其技術發展路線。動力部分已經完全能替代汽油摩托車400CC以下的全套動力系統。這種替代是按照功率,扭矩,以及駕駛感受綜合評估而來。現在虬龍科技掌握的動力技術已經能在等同于汽油機125CC,250CC,400CC的發動機車型上完美替換,并且把成本控制在與汽油機同一水平,但能獲得更優秀的騎乘體驗。 虬龍科技的技術負責人阿空舉例,現在所有400CC以下排量的車型的發動機,電噴,供油排氣等一系列系統,已經從成本上完全能被電動所替代。而新增加的電池成本,在這個排量只會增加3-6千元不等,而鋰電池是可以持續使用5年以上的,價格卻只等同于汽油摩托2-3年的里程油耗以及機油、空濾等維護保養費用,算下來使用成本更低,而且跑得越多越劃算。 而400CC以內(功率在5-30KW)左右動力,又是號稱“黃金排量”滿足大部分人通勤,娛樂等需求。特別符合大眾市場需求。而國際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汽油機結束的倒計時,各個國際品牌正在爭先恐后的“變現”現有汽油動力技術。 在這個節點上,國內企業在時間有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迎頭站在新的起跑線?還是竭力吸取汽油時代最后一波紅利?顯然虬龍是站在新起跑線上的這支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