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十三五”海南省電網投資計劃超210億 |
(時間:2017-4-21 8:09:34) |
海南省政府近日出臺《關于加快推動電網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海口、三亞中心城區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小時,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十三五”期間完成電網投資超過170億元,加上瓊中抽水蓄能電站和聯網二回工程等配網電力設施,電網投資合計超過210億元,促進地方經濟快速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加快聯網二回工程建設,增強海南電網與南方主網的聯系;加強220千伏“目字形”省級主網架,保障各類電源送出,滿足負荷增長需求;強化海口、三亞、洋浦等重點城市網架,建設保底電網,不斷提高電網抗災能力;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百鎮千村”建設工作,分批實施主城區、中心城鎮10千伏配網電纜入地工程。 今年,全省246個中心村電網完成改造升級,實現村村通動力電,基本解決低電壓問題。到2020年,城鎮地區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0小時,農村地區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24小時;全網配電自動化、配網通信系統覆蓋率不低于90%,低壓集抄和智能電表覆蓋率達到100%;農村戶均配變容量不低于2.0千伏安,達到國家配電網建設改造標準。 《意見》提出,電網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電網規劃與各級總體發展規劃和城鄉、土地、林業等規劃的銜接,確保用地需求納入“多規合一”中。 積極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各市縣在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時,應將電網項目納入規劃范圍;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等地級城市、有條件的城市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要求,同步實施電纜入地;老城區結合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地下纜線溝建設;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結合自身實際,逐步推進電纜入地建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