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 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科技創新擺在首位,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來說,在推進污染防治過程中科技發揮著重要作用。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科技是一個關鍵手段。要突出環境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具體包括四方面:一是健全環境質量改善的技術支撐體系。二是構建生態環境風險防控的技術支撐體系。三是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和監管技術支撐體系。四是構建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效能的能力支撐體系。 莊國泰指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科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包括環境管理的需求、面向基層的實際環境問題,重點部署六方面任務: 一是環境問題成因機理,以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等前沿基礎研究,提升科學認知。 二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提高生態修復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精準治污能力。 三是開展生態環境監管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和制度的研究,提升依法治污水平。 四是開展區域全過程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的研究。把各種技術綜合運用到一個區域中,比如在白洋淀進行技術集成的示范,提升系統治理和保護水平。 五是加強創新平臺的建設和優化布局,強化人才隊伍與學科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六是大力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生態環境部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面向全社會,用以促進環保產業發展、提升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實際能力。組織開展一批環保科研項目,包括支撐地方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在大氣污染治理、長江水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方面開展“一市一策”重點幫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