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50年太陽能和風能將占據能源系統的70% |
(時間:2021-5-28 8:13:40) |
國際能源署在日前公布的《凈零2050:全球能源行業行動指南》中發出警示,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對世界能源系統進行徹底改造,并詳細闡述了到205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目標所需要采取的各項行動。 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顯示,電力部門必須在2040年完成目標,到2050年,太陽能和風能將占據能源系統的70%。 能源行業排放了將近四分之三的溫室氣體,作為一項關鍵因素,能夠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差影響。國際能源署計算出一條“路徑”,能在30年內將全球凈排放降至零。 太陽能和風能的開發人員面臨著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到2030年,太陽能和風能的年發電能力必須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4倍。根據路線圖提供的數據,2020年是迄今為止記錄最高的一年。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表示,此路線圖顯示了當今需要立刻采取的行動,以確保到2050年不會失去實現凈零排放的機會。 一、石油天然氣煤炭已停止擴大使用范圍 承諾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現在將二氧化碳覆蓋在全球近70%的范圍內。但國際能源署表示,目前的計劃和措施與之前的并無二致,即到2100年全球溫度仍將上漲2.1℃。 由于新冠危機,全球碳排放量在2020年有所下降,但隨著經濟復蘇,全球碳排已在強勁反彈。國際能源署發出警告:再不采取下一步行動扭轉趨勢,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將變得遙不可及。 二、到本世紀中葉,全球經濟規模有望翻一番,但總能源需求必須降低8% 在凈零排放的背景下,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比現在減少8%,但將服務于一個比現在人口翻兩倍以上的經濟體,即人口增加近20億。能源行業的減排目標包括將化石燃料中的甲烷減少75%。 除了2021年已經定好的項目外,全球并未批準開發新的油氣田,也沒有新的煤礦或擴建礦場。最大的創新機遇涉及先進的電池、氫氣電解器、空氣直接捕獲技術以及二氧化碳儲存技術。 三、從2030年開始,每天必須增加超過1.5吉瓦的光伏裝機容量 該路線圖呼吁,到2030年將光伏發電、風電的年增加量分別提高到630吉瓦和390吉瓦。對于太陽能而言,這相當于在世界上建設最大的太陽能公園,并且幾乎天天開放。 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總量中所占比例為88%,其中光伏和風能的總和將占到近70%,而2020年這一數字僅為29%。 國際能源署稱,去年安裝了114吉瓦的風能和134吉瓦的太陽能。在30年內,擁有屋頂光伏系統的家庭數量將增加近10倍,從2500萬戶增加到2.4億戶。到2050年,建筑物中的太陽熱能和地熱能的容量預計將從2%增長到12%;在工業生產中,也會從幾乎為零的狀態提高到2%。 四、能源效率,消費者選擇的作用 為了達到碳中和的目的,到本世紀中葉,凈零排放的建筑物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必須從不足1%攀升至85%以上,家用電器的單位能耗必須降低40%。 國際能源署補充道,如果沒有公民的持續支持和參與,到2050年凈零排放是無法實現的。尤其是在發達經濟體中,一些行為上的改變,例如長途飛行,或用步行、騎自行車以及乘公共交通工具代替駕車旅行,這在我們的道路上累計減少了約4%的碳排放。 五、到2030年,大城市的化石燃料汽車將被淘汰 國際能源署預計,累計減排量的55%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例如購買電動汽車、翻新房屋或安裝熱泵。根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不再生產帶有內燃機的乘用車;而到2040年,全球電力部門將實現凈零排放。 此外,實現碳中和意味著到2030年,大城市的高速公路速度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并禁止在大城市內使用帶有內燃機的汽車。 該方案還包括,在未來10年內為目前沒有電力可用的全部7.86億人口供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