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我國多晶硅產能明年將大幅提升 |
(時間:2022/8/15 13:07:45) |
今年7月,我國多晶硅料價格攀升至30萬元/噸的歷史最高水平。“自2021年上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各環節供應出現了不匹配的情況,局部環節價格較快上漲,企業生產經營與電站項目開發均受到較大影響。”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孫廣彬在年度產業發展論壇上描述了光伏行業所處現狀。
新形勢下,如何應對供應鏈風險,維護供應鏈穩定,并把握“雙碳”戰略機遇期,行業從業人員應當同心戮力,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命運共同體,主動布局價值鏈高端環節,推動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轉移,確保新形勢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三季度新增產能集中釋放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能為52萬噸,主要為國內6家企業,分別是通威永祥、協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東方希望、亞洲硅業。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為49.8萬噸。與此同時,2021年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10萬噸。總體來看,2021年我國多晶硅供應總量為59.8萬噸。
“雙碳”目標的確立給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開啟了加速引擎。特殊的工藝要求與擴產周期,使光伏行業處在硅料供不應求的環境下,也迫使我國多晶硅產能快速擴充。
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表示:“2022年多晶硅擴產規模達到68.4萬噸,主要產能釋放集中在三季度,截至2022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將達到120萬噸,預計產量82萬噸,比2021年增長32萬噸。”
硅業分會的預判在光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中得到印證。7月21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王勃華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為36.5萬噸,同比增長53.4%。”
2022年多晶硅產能增長僅是冰山一角,更大規模的增產將以行業新生力量為主完成供應使命。呂錦標強調:“2022年實現擴產的產能主體以原有較為成熟的6家企業為主,后續的產能提升新進入企業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預測2023年,我國多晶硅投產項目增長趨勢明顯,將有8家企業進入多晶硅行業,這其中以新疆晶諾、合盛硅業、寧夏潤陽、上機弘元、曲靖信義較為突出。
據統計,2023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將達到240萬噸,比2022年翻一番。呂錦標表示:“如果市場有需求,新企業發揮產能后2023年多晶硅產量有望達到146萬噸。”
快速擴產下,多晶硅料供應能力可以滿足市場需求。由硅業分會提供的一組數據證實了這一觀點。
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多晶硅新增產能15萬噸,二季度新增6.4萬噸,全年新增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為39萬噸。預計2022年多晶硅產量在82萬噸,加上進口8.8萬噸,全年供應量超過90萬噸,折算光伏產量在350吉瓦。
“對比今年的新增裝機量250吉瓦,總體上來看,多晶硅供應新增裝機需求是足夠的,并且還有余量。到今年第四季度,多晶硅供應余量會有所增加,到明年余量會更大。經過快速地擴充產能,2023年多晶硅供應量達到156萬噸,折合光伏產量在600吉瓦。整體來看,明年的硅料供應量超需求的幅度是明顯的。”呂錦標表示。
光伏行業協會曾預測,預計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232~286吉瓦。
結構性交易是漲價主因
即便是硅料供應加速追趕,快速增長的裝機需求讓供需關系持續上演價格拉鋸戰。
自2021年1月份至今年6月份,多晶硅整體供應量與價格齊增。2021年1月,多晶硅月度供應為4.63萬噸,多晶硅(單晶致密料)價格為6.4萬元/噸。到今年6月份,多晶硅月度供應為6.91萬噸,多晶硅(單晶致密料)價格為26.41萬元/噸。不及兩倍的供應增量在市場側卻反映出超4倍的交易價格。
“多晶硅的交易特點是結構性交易。90%的多晶硅是通過長單交易完成的。”呂錦標介紹。
據了解,每個月底,多晶硅主要企業與下游主要企業根據長單將下一月的數量與價格確定下來。這之后,留給市場上零售交易的多晶硅量就相對較少。以2021年為例,每月零售量在5000~6000噸。這種情況下,沒有簽署長單的中小企業的需求都在1~2萬噸。自去年至今,零售市場多晶硅嚴重供不應求,抬高了多晶硅價格,也帶動了多晶硅長單的價格。
呂錦標表示:“現在的市場價格是由零售交易決定的。零售交易持續地供不應求推高了長單交易價格。”
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局面何時轉變?參照2021年四季度的情形,零售交易清淡價格下行,帶動長單定價逐月下調。
一方面,截至今年12月份單月供應量會超過10萬噸,總體會增加零售供應。另一方面,目前組件價格居高,一定程度上會抑制裝機市場,時值年底組件企業清庫存降負荷,傳導到硅料零售交易清淡,帶動價格下調,長單價格跟隨下調。
呂錦標強調:“今年年底由零售市場帶動的價格下調趨勢是肯定的,但不會出現去年的價格反彈。首先是因為明年整體供應量都會跟上。新企業釋放的產能主要供應零售市場。明年下半年價格調整的幅度會加大。”
“今年8月份硅料供應超過7萬噸,12月份超過10萬噸。硅料供應總體充足有余量。”針對市場普遍的焦慮,呂錦標呼吁,“長單采購硅料的企業避免再到零售市場搶貨,只有改善了零售市場的供求關系,價格下調才有望實現。”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